摘要: 在台湾《全方位拍卖》目录第80期62页,有一件民国帆船3分旧票(图1),盖有“洪宪元年三月十一”日戳,戳式为英中文腰框日戳,本无可圈点之处,到是“洪宪”元年特殊的记年戳记比较罕见,查阅资料,寻找出处,原来是袁世凯恢复帝制闹剧的佐证。
在台湾《全方位拍卖》目录第80期62页,有一件民国帆船3分旧票(图1),盖有“洪宪元年三月十一”日戳,戳式为英中文腰框日戳,本无可圈点之处,到是“洪宪”元年特殊的记年戳记比较罕见,查阅资料,寻找出处,原来是袁世凯恢复帝制闹剧的佐证。
在百度百科中,“洪宪”二字为袁世凯所创中华帝国年号。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1912年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1915年春,袁世凯在英、日帝国主义支持下,积极准备改行帝制。8月由总统府美国顾问出面发表文章宣称国和宪政不符合中国国情,鼓吹君主制。之后由袁世凯的党羽作请愿团要求改变国体,10月组成袁记国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国体。1915年12月11日上午九点,参政院举行解决国体总开票,各省国民代表共1993人,拥戴君主立宪的赞成票正好是1993票,宣布“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 十一点半,参政院在一片欢呼声中散会。12日一早,袁世凯表示“无可诿避”,为了“救国救民”,只好当皇帝了。宣布接受帝位 ,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1916)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省先后响应,相继漫延至全国,原定于正月初四举行的登极大典没有举行,春节过后20天,袁世凯被迫下达了延缓登极令,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签发了《关于撤销帝制的大总统申令》,次日又宣布“洪宪年号应即废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至此,袁世凯的皇帝梦彻底宣告破灭,洪宪帝国终告结束。6月6日10时40分,袁世凯因患尿毒症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忧惧而死。自袁世凯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宣布第二年改元“洪宪”,到一九一六年三月二十二日不得不取消帝制,一共坐了83天的未正式登基的皇帝。因此,邮政日戳使用洪宪元年作为纪年的,只是从1916年元旦开始至1916年3月22日,总共使用83天,不到三个月,并且是局部地区使用,单枚邮票并且邮戳清晰者更少,因此存世量较少,价格自然不菲。
近日查找资料,又见山东和浙江两枚“洪宪”日戳(附图2、3),与前者戳式不同的是全中文腰框式,其中浙江宁海的一枚“洪宪”戳日期为三月十六日,离取消帝制仅差6天。
随着春日第一缕清风,第27届“上海桃花节”翩跹而至。同时第27届上海桃花节集邮展览于3月24日又在浦东新区文化中心惠南分中心开幕。 上海邮政惠南镇支局使用《2017“惠南杯”第27届上海桃花节集邮展览》邮资机宣传戳一枚,本人自制纪念封以志祝贺。
不过我们都知道邮票曾经是作为邮资凭证而存在的,但是一定不知道邮票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用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因辅币缺乏,就把邮票印在厚纸上,背面则印上与邮票面值相同的数值并注明”此邮票与辅币等值流通“字样。
3月20日正值春分节气,中国邮政发行《春夏秋冬》特种邮票1套4枚,图案内容分别为“春燕剪柳”、“夏荷戏水”、“秋鸡鸣穗”、“冬雪映梅”。至此,中国邮政已发行“四字”题材邮票6套,已然形成系列,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日,一位用户手拿一封信找到某邮政企业投递部门负责人,称前日投递员送给他一封挂号信,上面的邮票不见了,他是集邮爱好者,那邮票是邮友特意给他寄来的,有收藏价值,可现在却莫名其妙弄丢了,要讨个说法。
美国总统罗斯福爱好集邮,这已经是众所周知之事,但极喜爱中国邮票,则鲜为人知。 罗斯福总统是在一次接见刚从中国战场回国述职的史迪威将军时,引起了他对中国邮票的兴趣。 宋美龄为了保证邮册安全送到美国,立即要求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派专机护送。
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集邮是一项修心养性的娱乐活动,它可增长学识,陶冶情操,于身心健康皆有益。 有关部门抽样检测结果表明,一张邮票于小小方寸中竟可容纳有上百万细菌和病毒。
卢伯雄:懂行的怕牛逼的 "一片红”票、封鉴定故事
”办公室的接待员回答:“请问鉴定的是什么邮票?”其中一位平头发帅哥神密兮兮地说:“是国内最珍贵的邮票。”这时平头帅哥对着笔者高声问道:“呵呵,看来你有资格鉴定邮票呀,那么政府发专家证了吗?”哪知二位帅哥异口同声,坚持要先看专家证后看邮票。
除了好好收藏邮票,邮票还能这样玩
不过我们都知道邮票曾经是作为邮资凭证而存在的,但是一定不知道邮票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用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因辅币缺乏,就把邮票印在厚纸上,背面则印上与邮票面值相同的数值并注明”此邮票与辅币等值流通“字样。
贴着七张邮票的挂号信
近日,珠海拱北口岸公安分局收到一封贴着七张邮票、从浙江宁波寄来的挂号信,信中洋溢着对拱北口岸分局的感激之情。”老人之所以回到浙江宁波以后还要特意寄来感谢信,就是为了寻找那位曾在危急关头救助过他的女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