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宝苏局的咸丰大钱的折当等次比较特别,其铸行的当二十、当三十大钱,全国没有几个钱局铸行过。
江苏宝苏局处于清军和大平军坚持之地,铸行来历受阻,加上再供应军需开支,变成率先开铸大钱的省份之一,咸丰三年始铸咸丰当十钱,四年初开铸当十以上大钱。后又开设清江浦分局,再铸当十、当五十、当百大钱。后再增铸当二十、当三十大钱,并铸有铁大钱。宝苏局的咸丰大钱的折当等次比较特别,其铸行的当二十、当三十大钱,全国没有几个钱局铸行过。
咸丰元宝钱尤其是大钱的版别极多,极端冗杂,归结起来有以下特色:
一、币值杂乱,有当四、当五、当八、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当八十、当百、当二百、当三百、当四百、当五百、当千十五种。二、分量改变大,因不断减重而形成本末倒置,最大的“元宝”达2.9公斤(江苏宝苏局),最小的“通宝”形似鹅服,缺乏1克。当五十的重于当百的,当百的轻于当五十的。三、币名杂乱,通常“通宝”为小平钱,当百以下为重宝,当百以上为“元宝”,但有的省份不受约束,任意决议。四、资料杂乱,有青铜、黄铜、红铜、紫铜、铁、铅等。五、钱文杂乱,字体有楷书、宋体、隶书等字数钟。少的有六字,多的十余字。但咸丰大钱行用不久,咸丰四年便命令停铸了当千、当百、四百、三百、二百大钱,并严查私铸。由于大钱的铸行致使严峻的通货膨胀,停铸是必定的。
据《清史稿》记载,“咸丰元宝大钱当千、当百、以折当过重,最先废。当百,当五十缓废。”清代大钱除了咸丰大钱以外,还有同治、光绪两朝大钱,咸丰大钱是与制钱相对而言的大额当值钱,是在鸦片战争今后,太平天国运动迸发,国库空无的形势下,由咸丰强行推行的,大钱破坏了自顺治以来一贯推广的制钱准则,以少数的钱币资料,铸成量当值高出制钱若干倍的大钱投入流通,以“虚钱”来替代“实钱”形成货币贬值。
如果藏有这种版式的咸丰元宝,持有者应当仔细呵护,铜制品容易损毁,了解其不能接触的环境与条件是必要的一件事情。
但是什么叫做咸丰元宝当百,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是那么清晰。实际上,咸丰元宝可以分成当四,当五,当八十,当五十,当两百,当五百,当百等等类型。即便同样是当百,也还可分为不同的类别,对应的价格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而我们的清代咸丰元宝当千钱币在品相上无疑是精美绝伦,这主要得益于它无与伦比的精湛铸造工艺。那么这样堪称上好品相,目前市场上的存世量也极其稀缺的咸丰元宝当千钱币有着难以估计的巨大升值空间,十分适合我们的收藏!
整体品相显示,官炉嫡出,确属宝源局之精工作品。同年十一月谕令各省推行铸造大钱,并添铸当百、当五百、当千钱三种;当千者重二两,当五百者重一两六钱,铜色紫,当百者重一两四钱,铜色黄,皆磨滤精工,光泽如镜,钱文定为咸丰元宝。
相继推出“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种类繁多的钱币。因此形成咸丰通宝制钱精好者少 ,而偷工减料的多,大都质劣而轻小,或形成铁钱、铅钱替代铜钱。并且,这枚宝泉局“咸丰元宝”雕母,未经流通,品相上乘,近年罕见。
据资料记载: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展迅猛,并在江苏南京建都,此时清政府赖以铸钱之用的滇铜,因道路阻断而无法运进北京。 近期,深圳征集到一件咸丰元宝当千钱币,此钱币直径13.8cm,重408g。此件咸丰元宝当千钱币品相极佳,实物存世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