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律规定私铸铜钱者为罪,而铸金银钱者不予追究。通过大量出土实物和史料证实,唐代的金银“开元通宝”钱为宫廷所铸,其主要用途是用于游戏、赏赐、撒帐,以及洗儿。
据有关资料介绍——唐代自高祖李渊公元618年开国初期,没有铸行货币,其货币沿袭汉代的“五铢”钱流通民间。直到高祖李渊开国四年之后的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汉以后一直流通民间800余年的五铢钱,开铸创世纪的“开元通宝”铜质小平钱,钱文直读(旧有释为旋读“开通元宝”钱者,后考不确,当为直读,终究属于公婆嘴舌,余以为直读合理一点,姑且从之。),钱文书体隶书八分开,史称八分书。流通制钱的钱质为铜质,民间有以铅、铁盗铸者,累禁不止。钱值为平钱,开元通宝钱径初铸在24—25.5厘米之间,晚唐后铸者大小不等,小的在22—23厘米之间,大的达到26厘米。直到唐哀帝李拀天祐四年朱温灭唐而废,至此“开元通宝”钱行用289年。
然,“开元通宝”钱的钱质除了铜、铁、铅之外,还有金、银者。显然金银的货币属性远远高于铜质,唐代的金质和银质“开元通宝”当不具有货币流通属性。但唐代的金银质“开元通宝”钱到底作何用途,值得一说。
唐代法条证实,唐代的金银钱不是官方的流通货币。唐律规定私铸铜钱者为罪,而铸金银钱者不予追究。通过大量出土实物和史料证实,唐代的金银“开元通宝”钱为宫廷所铸,其主要用途是用于游戏、赏赐、撒帐,以及洗儿。在宫廷的习俗影响下,民间有少量的打制金银钱作为佩饰。
开元通宝延续秦朝的方孔圆钱,它的直径在2.2厘米至2.6厘米之间,重量则是1.7克到5克不等,正常钱币的重量是4克。市面上流通的开元通宝多为铜制品。
唐代开元通宝背月的铸制与流通,在我国钱币形制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开元通宝简称开元钱或通宝钱。因此,可以认为开元通宝背月纹当是一种兼具装饰和炉别的记号。
开元通宝参考价值: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大“平” 1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小“平” 5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上“永” 13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下“永” 15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下“福” 600元 开元通宝隶书
原来唐高祖李渊称帝后,在武德四年七月宣布废止隋五铢,发行唐朝的新钱“开元通宝”,简称开元钱或通宝钱。就这样,带有甲印的蜡样被翻成钱模,再铸成钱,铸好的钱背就留下了一道月亮形状的指甲纹,也就是后来的开元通宝背月钱。
地位 开元通宝钱,在我国钱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开元通宝简称开元钱或通宝钱。开元通宝的出现,开元宝、通宝方孔圆钱之先河,宣告了自秦以来流通了八百多年来的铢两货币的结束。
开元通宝属于初唐时期的钱币,制作工艺十分细腻,在选料方面很有讲究。当铜被氧化之后,可以将真正的开元通宝仍在地上,此时会听到一种暗哑低沉的声音。此时真正的开元通宝上面的针会掉下来,但是假币因为有了锈,所以有一定的弹性,针根本落不下来。
开元通宝2019价格表
据了解,开元通宝由于出土较多故而价格较低,普通开元通宝价格为每枚人民币10万元;中期开元每枚约30万元。较昂贵的早期开元通宝,价格可达数百万元。另有晚期会昌开元通宝,市价略高,每枚250万元左右。
开元通宝值钱么 开元通宝值得收藏吗
作为藏家,很想知道开元通宝铜钱值多少钱。关于开元通宝的版别众多,有着五花八门的版式,流传至今令后人珍藏。最便宜的就是隶书小平右桃版别以及隶书小平背双月,它们的价格只能卖到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