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两位将军合力抗击吐蕃侵扰,与中原唐王朝失去了联系。为稳定军心、安抚百姓,筹措军饷,遂采用唐代宗大历年号铸行了“大历元宝”钱,以供驻军和当地百姓使用。今天展出的这枚“大历元宝”折十母钱文字深峻,生坑绿锈、包浆纯熟、及其养眼。
“大历元宝”是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所铸,它是我国钱币史上最早的年号元宝钱,但时至今日它仍有着一种“神秘感”,让人无法诠释。“大历”是唐代第八位皇帝李豫的第三个年号,此间《新唐书》、《旧唐书》均无任何关于铸造“大历元宝”的记载;有说“大历元宝”是大历四年朝廷掌管财赋的官员第五琦在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开炉铸造的,但至今缺乏考古、文献的支持。最不能解释的是,这种钱币在中原地区很少发现,倒是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有过出土。
特别是1992年3月,在库车地区与“建中通宝”一起出土了3000余枚此类钱币。之后王永生先生经实地考察,撰写了“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铸地考——兼论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后唐对西域的坚守。文中观点在库车出土的这两枚钱币均系唐将李元忠、郭昕分别镇守北庭、安西时期所铸。当时两位将军合力抗击吐蕃侵扰,与中原唐王朝失去了联系。为稳定军心、安抚百姓,筹措军饷,遂采用唐代宗大历年号铸行了“大历元宝”钱,以供驻军和当地百姓使用。
至今出土面世的“大历元宝”均为小平钱。折十大钱,特别是折十母钱可谓难得一见,确为凤毛麟角。今天展出的这枚“大历元宝”折十母钱文字深峻,生坑绿锈、包浆纯熟、及其养眼。钱经47、2MM,穿经12、5MM,厚4MM,重36、36克。
大历元宝价格 “大历元宝”钱,存世有这种钱,但是史书未有明文记载。 2.观秀色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
“开元通宝”钱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中国货币史上最早的宝文钱,此后钱币不再以重量为名称,开始以纪年为主。并在钱背铭以所在地名,有二十三种之分别。这些地方政权在短短50多年间先后发行20多种大小、轻重、材质各异的钱币。
大历元宝制作粗陋,由于含有铝锡而致使铜色昏 浊。虽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强盛转为衰落。安西都护府为抗击吐蕃、坚守西域。
佛教从东汉初传入我国后,迅速被当时的中国社会接受了,轻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漫长的历史岁月的传播,到了唐代已极为兴盛。那时是佛教繁兴,寺院林立,人们以当尼姑、和尚为荣,连皇帝都要过几天的寺庙生活,以表示超凡脱俗从而得到佛祖的超度。
大历元宝整体来看是一款上升中的古钱币,古钱币收藏也是古玩收藏的一种,投资收藏一定要注意真伪的鉴别。 大历元宝对于投资收藏者来说收藏是非常有益的,它的市场价格不会过于昂贵,也不会价格低走。
大历元宝制作粗陋,由于含有铝锡而致使铜色昏 浊。虽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强盛转为衰落。安西都护府为抗击吐蕃、坚守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