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得壹元宝制作工整,钱径约3.5厘米,重12.5克左右。 得壹元宝传世不多,早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因而得壹元宝素为泉界珍视。目前得壹元宝背上月市场价值在2万元左右,光背在1万元左右,背四月最为稀见,市场价值在6万元左右。
得壹元宝制作工整,钱径约3.5厘米,重12.5克左右。其背面一般都有月纹。其中,穿上、下、左、右皆铸有月纹之币,尤为鲜见。据说,星月纹寓意“进步”和“成功”。史思明想讨吉利,在钱币上铸月纹,但封建割据不是历史的进步,更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其最终的失败下场,倒又为这枚古钱增添了一点历史讽刺的色彩。
得壹元宝传世不多,早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因而得壹元宝素为泉界珍视。清代一本叫《古泉丛话》的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典当者将一枚得壹元宝典当给一个山西人,山西人爱不释手,给典当者“钱三万”。山西人说,这是自己故意抬高了它的身价,给了三万,这样典当者就别想再来赎回它;典当者却说,自己是故意贬低它的价值,只当了三万,正是为了以后能赎回它。可见此钱的稀罕程度。
得壹元宝开铸不久即改铸顺天元宝,故较为稀见,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因铸工精整,钱文霸气,较受市场欢迎。目前得壹元宝背上月市场价值在2万元左右,光背在1万元左右,背四月最为稀见,市场价值在6万元左右。
绿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通为红锈,应属假钱,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人炉中烧红。
整体锈相自然天成之相昭然,无异无邪,锈相之门可得自开矣。毫无疑问,此铸相清晰表明,本品乃史思明官炉原铸之品,开门铸相无疑。而观其背,但见铸有四枚月纹,凸起较为明显,故称背四月纹之得壹元宝钱。这可以从收藏实践和检索所见均不易得这一点得以证明。
道士解梦史思明遂铸“得壹元宝”说到唐朝钱币,史思明铸钱也是不得不说的故事。由于“得壹元宝”铸造的量少,收藏界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 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可见此钱的稀罕程度。
新铸“顺天元宝”钱,形制、比值、色泽均同于得壹元宝。所以,注定了史思明的叛乱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也注定了得壹、顺天在铸造及流通领域昙花一现的命运。
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的这枚古钱币叫做“得壹元宝”。所以“得壹元宝”更加珍贵。史思明尽管把“得壹”改为了“顺天”,但他还是没有善终,最后竟被自己的儿子所杀,又为这枚钱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由此可见此钱的稀罕程度。
“得壹元宝”背上月编号:*0420成交价:RMB 2,540,250 唐代史思明铸“得壹元宝”背四月编号:*2255成交价:RMB 1,838,080
得壹元宝2019价格 得壹元宝有收藏价值吗
随后史思明成为了大燕皇帝,将洛阳的一些铜造佛像大量的销毁,并且打造成了货币,称之为得壹元宝。可以说,在钱币流通历史上,得壹元宝只是昙花一现,没有太丰富的历史。到现在为止,得壹元宝的现存量特别稀少,能够流传至今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得壹元宝真伪辨别有哪些依据 得壹元宝钱文特征
绿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通为红锈,应属假钱,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人炉中烧红。
得壹元宝存世量大吗 得壹元宝铸造工艺鉴赏
得壹元宝便是这动荡的时期的产物。相反是有一定的量,这可从历谱对得壹元宝钱总的定级并不太高上可以看出。当然,由于得壹元宝钱有多种星月纹背式,故各式钱存世量也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