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期间分别铸了元宝、通宝、重宝等三种宝文钱。观察建炎通宝的外形,可见其直径仅为21.8毫米,重却达约5.09克,铸体厚重有加,躯体小巧,形制小平。
建炎通宝,乃为南宋高宗赵构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铸币。高宗在位36年,先后使用“建炎”年号4年、“绍兴”年号32年,并分别铸有建炎和绍兴两种年号钱币。建炎则是南宋的第一个起始年号。期间分别铸了元宝、通宝、重宝等三种宝文钱。其继承北宋铸钱之习,亦实行对钱制。
建炎钱因为铸期短,铸量相对亦少,因此存世量总体上偏少。相对而论,通宝和重宝钱略多见,元宝则为珍稀。阅谱可知,建炎通宝钱中还有一珍品记载,即“建炎通宝面四星小平铁母”钱,其钱体虽小然授一级爵品,极为罕见,也是南宋珍品之一。珍稀归珍稀,然因其乃钱母,史铸自非止一枚,后世能否再有发现,则看有无实物再现,并能为人所识所藏。
有幸,愚在猎泉途中便猎获了此“建炎通宝面四星小平铁母”一品。今不再藏匿孤芳自赏,特将其帐中点出,遣之于博客亮相,以飨泉好。观察建炎通宝的外形,可见其直径仅为21.8毫米,重却达约5.09克,铸体厚重有加,躯体小巧,形制小平。其广穿制式,铸相方正圆矩,地章平整,字廓纹饰深竣有度,穿轮凸显干净,钱文笔划亦见清晰。其形象特征为面窄缘细穿廓,背缘穿廓均较宽粗,具莽壮之感。可经比较其体型与谱载一般大小,可见其铸制精整而厚重,铸相十分自然,无故作高凸扭捏之态。因此,其铁母之相已然鲜明可断,出于官炉,毋容置疑矣。
建炎通宝折二篆书是建炎通宝的一种类型,所以它必然会满足所有建炎通宝的共同属性,同时也会有一些自己这类钱币的独特之处,今天就跟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这种类型。
康王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并与北方辽、金、西夏、元并立,处境非常困难。铸币方面,早期南宋的钱币因铸钱局、工匠均为北宋遗留,在铸钱风格方面也延续了北宋钱币的风格。这也是同时期西夏,金国等铸钱与北宋相像的原因之一。
建炎通宝并不是名珍,不过在业内仍然很有魅力,其价格也是根据不同品种来判断。相比起建炎元宝和重宝,建炎通宝的种类要多,而且价格便宜,最便宜的折二、折三光背钱都不到10元。其中价格最高的是楷书小平铁目钱,价格高达15000元。
“建炎重宝”不多见,为折三篆书,铜,铁钱均有。重宝钱文篆书,直读光背,径3.3CM,重9.5克左右,较北宋大为减重,此钱铸行于江浙及两湖地区。“、建炎元宝”、铸造量极少、钱文篆书、隶书成对、皆为古钱大珍。
建炎通宝钱因铜铁兼铸,发行量较大,总体遗存较丰。“点建”建炎通宝折三型真书钱,其材乃为银质。就其现世情况来看,此版型建炎通宝银钱,十分罕见,获之殊为不易。
建炎通宝钱因铜铁兼铸,发行量较大,总体遗存较丰。“点建”建炎通宝折三型真书钱,其材乃为银质。就其现世情况来看,此版型建炎通宝银钱,十分罕见,获之殊为不易。
一枚建炎通宝最高价 建炎通宝图片
康王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并与北方辽、金、西夏、元并立,处境非常困难。铸币方面,早期南宋的钱币因铸钱局、工匠均为北宋遗留,在铸钱风格方面也延续了北宋钱币的风格。这也是同时期西夏,金国等铸钱与北宋相像的原因之一。
建炎通宝具体分类有哪些 建炎通宝和建炎重宝的区别
“建炎重宝”不多见,为折三篆书,铜,铁钱均有。重宝钱文篆书,直读光背,径3.3CM,重9.5克左右,较北宋大为减重,此钱铸行于江浙及两湖地区。“、建炎元宝”、铸造量极少、钱文篆书、隶书成对、皆为古钱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