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是永历五年二月,占有云贵地的孙可望接受永明王封号,联合抗清,也在云贵地区铸有“永历通宝”钱。意思之一是皇帝命令各级文武官员留守广东,辅佐大明,恢复江山。
“永历通宝”铸行时间分为两阶段,永历二年至六年初,是永历政权在广东,云南,四川,等地区抗清时期,在清军连续进攻下,政权处于不停的变动中,铸造地点也常常发生变化。永历六年二月至十三年二月,永明王退入缅甸前,在云贵地区铸造时期,铸地较固定。先是永历五年二月,占有云贵地的孙可望接受永明王封号,联合抗清,也在云贵地区铸有“永历通宝”钱。
永历通宝钱版本较多,有小平、折二、折五、当十,面文皆为直读,书体以真书为主,有行,篆,隶,分背有文和背无文两大类。其中有一种小平钱,背文分别铸有永历帝的敕文十二字:“御、敕、督、部、道、府、留、粤、辅、明、定、国”有称之为敕文钱,敕语钱的。意思之一是皇帝命令各级文武官员留守广东,辅佐大明,恢复江山。这种把旨意铸在钱背上的情况是少见的。其中背“府”、“道”、“明”、极罕见,要想收齐这十二字钱极为困难。
此外,折二钱中有行、篆对钱,应是郑成功所铸,郑成功在台湾抗清时一直使用永历钱。永历通宝钱背“二厘”、“五厘”,“壹分”钱,背文所记皆为折银值的意思,系权银钱,折银使用。永历通宝钱铸行时间长,铸造地点多,铸行地域广,版别也多,较为复杂。这与永历政权是南明五朝中存在时间最长,领土最广,且政权所在地不断变换迁徒有关,其中云南、贵州、福建都是永历钱的重要铸行地点。
第一种类型是永历政权在其直接控制下的广西、广东及周边邻近地区铸造的永历通宝钱。除“定”、“国”、“留”、“粤”、“辅”、“明”多见外,其余字均少见,其中背“府”字钱目前仅见数枚,且钱币学界对其真伪尚存争议。
观永历通宝锈色: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 看永历通宝铸币铭文:我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
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永历通宝”背御300元人民币起拍,加价幅度20元,在经过45次出价后,最后以1220元的价格成交!
永历通宝钱背文不同文字钱较多,因此,就之前的主流泉谱所载来看,就很难说已经将其时实铸之各式都全部录载了。检点愚帐中所藏,即有一品“永历通宝背府”钱,未见谱载,收藏实践中亦是甚为罕见。
永历帝在广东坚持十六年之久,于1662年被吴三桂父子绞死于昆明,故永历钱传世颇多。这种风格对后世吴三桂的“利用”、“昭武”及其孙吴世王番的“洪化”诸钱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直到清朝咸丰、同治朝,滇贵两省所铸大钱亦隐约可见其踪影。
永历通宝,乃明末南明桂王政权之铸币。永历通宝钱铸行量较大,铸行时间亦较长,独具风格的所谓“滇派”铸钱的始祖,其影响较为深远,后来的“利用”、“昭武”、“洪化”诸钱,皆受其风格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