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泰和重宝铜质优良,体态浑厚,制作精美。
泰和重宝铜质优良,体态浑厚,制作精美。面文“泰和重宝’四字为玉筋篆,直读,由文学、书法大家党怀英书,字体精纯典雅,美不胜收。
泰和重宝有大小样及阔缘窄缘等版式多种,径4.5~5.2厘米,重1~20克,光背无文,但有合背钱。篆书泰和重宝传世较丰,然因其属大美泉,仍深得藏钱家之喜爱。传世间有赝品鱼目混珠,鉴别时须加注意。另有厌胜钱。
怎么鉴别泰和重宝的真假
一、通过材质鉴别
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是青色。
二、通过铜质鉴别
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汉代至唐宋时期有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币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例如先秦时期的铸币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乾隆五年以后,铸钱加锡,叫做青钱。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
泰和重宝价格行情分析
普通泰和重宝折十篆书存世较多见,但因铸工精美,颇受市场欢迎,目前市场价格在5000元左右,极美品已有了3万元的成交价格。
据悉那些见过泰和重宝真面目的人都会对它的精致做工惊叹不已。同时在钱币的正面印有“泰和重宝”,这四个字的篆书体,可谓是非常的美观,同时呢泰和重宝还是历代历史学家们所热衷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 泰和重宝铜质优良,体态浑厚,制作精美。
实为一品别有价值的泰和重宝大钱。通过近年大东北地区不断的发现,泰和重宝钱的不同制式品种多有创见。因此,与其说泰和重宝钱书意之美,倒不如说其制式之特,此乃,正是金代泰和铸钱的一大特色,也是后世收藏之美趣所在矣。
泰和重宝钱,从亦今所见来看,其属于金代铸币中唯一制式特色最为丰富的钱。表明泰和重宝面四出纹其时有铸,且有遗存。 泰和重宝为面四出纹,泰和重宝篆书四字分别位于四出文之间,给人力感,彰显独特之貌相。
并正式发动全面灭辽战争。在阿骨打称帝首颁“收国”年号后,即依自古之习铸钱宣示政权建立,由此拉开了金代铸钱的大幕。由于金代乃紧接辽之后,故其铸钱行钱难免不受辽之影响。由此可见,其钞值用“贯”而非辽代之“千文”,可谓有根有据。
另外“泰和重宝”有大小样及阔缘窄缘等版式多种,钱径4.5厘米至5.2厘米,重16克至20克。专家提醒藏友留意的是:市场上流传的“泰和重宝”赝品较多,请务必仔细鉴别分辨。
钱文篆书,直读,有当十大、小两式。钱文是文学、书法大家党怀英手书,字体清纯典雅,精美异常,素为历代藏家所珍爱。 泰和重宝,直径为4.3CM,重量:20.2G。
泰和重宝图片及特点介绍 泰和重宝铸造寓意是什么
泰和重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泰和重宝”是金章宗于泰和四年始铸的青铜钱。“泰和重宝”就钱文而言,有玉箸篆和瘦金体之分,犹有北宋宣政之余风。 “泰和重宝”是金朝第六个皇帝金章宗完颜璟铸造的。丝毫也不亚于同一时期的两宋。
泰和重宝有哪些特点 泰和重宝收藏价值分析
实为一品别有价值的泰和重宝大钱。通过近年大东北地区不断的发现,泰和重宝钱的不同制式品种多有创见。因此,与其说泰和重宝钱书意之美,倒不如说其制式之特,此乃,正是金代泰和铸钱的一大特色,也是后世收藏之美趣所在矣。
泰和重宝的价格是多少 泰和重宝收藏价值分析
“泰和”是金章宗完颜王景于1201年改的第三个年号,此年号共用8年,章宗在位19年,于泰和8年病逝,享年41岁。章宗统治时期,金朝进入经济繁荣期。只有篆书当十泰和重宝数量较多。就拿泰和重宝来说,廓细肉深,篆如玉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