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同时钱文经精工铸就,分毫毕肖,锋颖逼人。同时铸量稀少,均比泰和重宝珍贵,折十钱更是极为罕见。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海陵王完颜亮正隆二年(1157)设监铸行正隆元宝钱,是金朝的铸钱之始。其实早在贞元二年(1154),就开始设置交钞库,以管理印制、兑换交钞事务,交钞与铜钱并行。这种二元的货币制度,贯穿了金政权的始终。金朝的铸币钱文都用汉字,因为掠取了北宋遗留在陕西的铸钱作坊和铸币工匠,所以铸钱的技术水平很高,文字清晰俊美,范型规整,好郭深严,铜质精良,整体风格与北宋一脉相承。金钱中最杰出的代表是金章宗的“泰和重宝”和“泰和通宝”钱,因其铸造精美,深受后世藏家的珍视和喜爱,并将其与王莽和宋徽宗三代所铸之钱并称为“钱币三绝”。
金章宗完颜璟(1168—1208)是金代非常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完颜璟小字麻达葛,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世宗去逝,以皇太孙身份即帝位,在位20年,死后庙号章宗,他在位期间不断效仿和完善各种典章制度,实现了女真族的彻底汉化和封建化。传说完颜璟的母亲是宋徽宗某公主的女儿,雅好诗文书法。受母亲的熏染,他从小就对先进的汉文化充满崇敬之情,即位后在朝中设立书画院,搜集散佚和从中原掠得的典籍和书画名品,进行评定,仿宣和书画谱的体例,编辑成书,对书画艺术在金朝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他自己也喜作诗词,并嗜好书画,所作都效仿宋徽宗的宣和院体,尤为逼真。但流传下来的只有一些古书画上的跋语和笺题,从传世的《跋女史箴诗卷》看,他的瘦金体书法虽然不如宋徽宗的严谨精到,但表现得功力深厚,神完气足。我一直认为,虽然史无确论,瘦金体的泰和通宝钱文也不排除金章宗效仿宋徽宗御书的可能。
《金史·食货志》载:(泰和)四年(1204年)八月,定从便钱法。后铸大钱,一值十,文曰泰和重宝,与钞并行。铸行的泰和重宝当十钱,玉箸篆书,顺读,素背。“宝”字为长冠书,有大样、小样之别。泉家郑家相曾说过,“小样狭缘细字,流传甚多。大样阔缘肥字,则不易得。”另有折三钱一种,极珍罕。据传说泰和重宝四字钱文是当时的大书法家党怀英书写。党怀英(1134—1211),字世杰,号竹溪,泰安人。大定进士。诗文书法均为当时所重。兼善篆籀、八分、真楷。尤以篆书造诣最高,被称誉为“李阳冰之后一人而已”。他书写的这四字钱文笔圆润温婉,透逸灵动,清纯典雅,极富装饰之美。同时钱文经精工铸就,分毫毕肖,锋颖逼人。是古钱文中的珍品。泰和通宝则在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仅能推定铸于泰和年间。泰和通宝钱文为瘦金体,顺读,素背。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四种。形制和币值上整体效法宋徽宗大观通宝。同时铸量稀少,均比泰和重宝珍贵,折十钱更是极为罕见。据说民国时期,折十钱仅有陶心如和一个赵姓泉家各藏一枚。陶心如曾用原钱做范两次仿作,据说首次所仿仅五六枚。因为以原钱为范,化金朝钱币为铜,加之制作精细,竟作得和原钱不差毫厘。
泰和通宝: 金章宗泰和四年始铸,钱文楷书,含瘦金体风韵,制作精美,直读光背。
泰和通宝,若为单面文,也是属珍稀,然,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为合背钱。检索可知,泰和通宝楷书折五合背钱,相当罕见,以愚之眼界所及,至今尚未得见它品公展矣。金章宗把钱币与艺术融为一体,达到了新的境界,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水平的体现。
今日再将帐中所藏一品罕见独特的泰和通宝楷书折十钱择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公展鉴赏。由于其乃“错版”反阴铸,乃铸制时之偶得,故其十分罕见。
届时交钞与钱币流用及汇兑法规,朝令夕改,政策多变。金章宗全面推行纸币的改革,由于各地官府储存的铜钱准备金数量的差异而难以实施,最终在日益恶化的财政压力下走向失败。
党怀英为宋初名将党进的十一代孙,其父党纯睦为北宋泰安军录事参军,因家奉符,遂为奉符人,后死于任上。党怀英少年时与大词人辛弃疾共同师事亳州刘瞻,一时并称“辛党”。
我们知道,泰和通宝楷书折十铜钱,一向谓之金代铸币之珍品。而钱文书意观之,则可见其乃泰和通宝楷书之典型书意,书写章法得道,颇具劲感,隽美俊朗。 显而易见,观品识相,可以确认此枚泰和通宝楷书折十铅钱,乃真实可靠。
泰和通宝的版本有什么特色 泰和通宝楷书折五具有收藏价值
长期以来,泰和通宝和重宝钱皆倍受泉家钟爱,其道理自在其中也。谱载泰和通宝折五钱,珍贵度虽然较之折十钱低一级,然,其仍属金代珍泉之一。 泰和通宝楷书折五钱,细缘,直径约34.5毫米,折五形制无疑。章宗官炉之作,无需置疑。
泰和通宝价格值多少钱 泰和通宝收藏价值分析
泰和通宝,若为单面文,也是属珍稀,然,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为合背钱。检索可知,泰和通宝楷书折五合背钱,相当罕见,以愚之眼界所及,至今尚未得见它品公展矣。金章宗把钱币与艺术融为一体,达到了新的境界,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水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