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藏家开了一个大玩笑

2019-06-07 02:21:06 责任编辑:360邮票网 来源:用户投稿
679

摘要:  何为“收藏”?通俗说,收藏,“收”的是物品,“藏”的是文化;“收”的是快乐,“藏”的是美好;“收”的是宝贝,“藏”的是财富。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原来自己进入了一场没有“规则”不知输赢的游戏。其中的“奥秘”又有多少人知道?

  何为“收藏”?通俗说,收藏,“收”的是物品,“藏”的是文化;“收”的是快乐,“藏”的是美好;“收”的是宝贝,“藏”的是财富。听起来多么的文雅,多么的美好,多么的乐趣无穷,因此,吸引着许许多多民众参与投入了其中。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原来自己进入了一场没有“规则”不知输赢的游戏。其中的“奥秘”又有多少人知道?

  一、收藏家不去大型拍卖会举牌

  据抽样调查,99%的收藏家从不到大拍卖会上买艺术品,因为能称上收藏家的人已在市场上跌打滚爬多年,深谙艺术品在市场上的合理价格。那么谁在举牌?初入道者、投资者、投机者、送礼者、托、“洗洗涮涮者”、特殊需求者。

  二、 “天价”拍品来无踪去无影

  上亿元、上几千万的拍品最吸引人的眼球,但几乎无人能打听到它的行踪,即便拍卖公司一般的工作人员也未必知道,属最高机密。一纸拍卖规定,掩盖了无数真相。国内外拍场上,一直有几条大鳄在兴风作浪。他们有时拉高出货,呼风唤雨;有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甚至大声疾呼,“艺术品拍卖10亿元时代就要到了。”

  三、落锤算成交,交没交钱不重要

  到商店买东西,无论你向营业员表白多少次购买意愿,不交钱等于没成交。而拍卖会上拍前大肆宣传,落锤加倍宣传,交没交钱不再宣传。

  四、拍品都是孤品,世上最多两件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是孤品,珐琅彩锦鸡瓶是孤品,吉庆有余镂空瓶是孤品,不管存世量有多大,都说一件,最多两件,且“流传有序”。其实所谓的“流传有序”往往是个美丽的谎言,试问有几人能讲清自己爷爷的经历?

  五、自家人的古董交易到拍卖会上进行

  兄妹之间买卖古董不在家里进行,有悖常理;到拍卖场去多交几百万、几千万,儍?有钱?作秀?吸引眼球?浑水摸鱼?别有用心?

  六、拍品买到手几乎就是接最后一棒

  上世纪80年代,有钱的日本人大量购买西方油画,现今至少贬值50%。中国人不会上这当,把高价拍卖当游戏看。至于有的东西春拍时5000万买进,秋拍又1亿卖出,半年赚5000万,有这样好事?外国人不管多么喜欢中国古董,不去举牌,只逛潘家园。

  七、某些大拍卖公司只欢迎去举牌买东西的

  大拍卖公司对送拍品的都是应付,拍卖公司不缺拍品,收藏家能收买到的,拍卖公司也能收买到类似的。在海外拍卖会上捡漏的大多是国内拍卖公司业务员。公司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收藏家的藏品不被拍卖公司认可的重要原因。

  八、收藏界黑哨现象比足球界还严重

  足球裁判还有个资质,文博界不用,谁都可以吹哨。拍卖的由拍卖公司吹哨,寻宝鉴宝的直接上电视上吹哨,开店的坐堂吹哨,即便对收藏不太懂的人,牙缝里也敢蹦出二个字:“高仿”。足球场上白哨黑哨一人吹,收藏界一件东西能吹出10个调来,指鹿为马、信口开河、装神弄鬼、乱象众生。仅值几千元的瓷器在黑哨声中能卖到上百万元。惟独收藏者没有发言权,民间收藏家个个灰溜溜的,真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越收藏心里越凉。收藏家的地位尴尬,不伦不类,不受保护。两种黑哨结局不同,一是将中国足球队留在国内,冲不出亚洲;一是文物在黑哨中迅速流出中国,走向世界。

  九、没有真正的评估机构

  艺术品的价值、真伪,国家没有评估鉴定机构。谁都说了算,谁都说了不算。有些专家把收藏家当阿斗,在贬低收藏家的藏品时,往往推荐自己认定的“真品”;还有些专家认定收藏家手上的藏品95%都是假的,勾结外国资本,廉价收购中国文物,双手拱让中国文物的定价权、鉴定权、话语权;许多专家从不提倡科学仪器检测,甚至排斥仪器,生怕失去赚钱机会。而收藏家把有些专家叫“砖家”;收藏家之间亦互相倾轧,只有自己的东西最好,别人的都是仿品。

  十、初入收藏者常被误导

  收藏书画的不懂绝大多数书画会“时过境迁”;收瓷器的不收整器收瓷片;收玉的不懂“玉不琢不成器”;收翡翠的不知A货会变B货的原因;收红酒的不知红酒像洪水。不学习、不研究、不交流,交了学费还没学到东西。都说当下收藏太热、收藏太乱,根源在于利益莫大的驱动力,抹煞了社会公德。都说收藏的水很深,其实不然。找到诚心教你的人,说真话的人,会少走很多弯路。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孙关龙:造纸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孙关龙:造纸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一看标题,很多人会说:谁不知道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学术的发展已证明,“蔡伦纸”不是中国最早的纸,造纸术也不是东汉蔡伦发明的。
集邮趣闻 2019-06-07 03:26:26 阅读(1367)
集邮活动:真正能穿越时空的是邮票与书信 集邮活动:真正能穿越时空的是邮票与书信
  陆羽集邮研究会的专家们来快乐老家艺术吧,与学生们一起开展《邮票与书信》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集邮知识。  现场气氛火热!  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们的远距离交流与沟通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幸运星的孩子有福了!
集邮趣闻 2019-06-07 01:48:53 阅读(890)
邮闻新读:全国假邮票第一案 邮闻新读:全国假邮票第一案
集邮趣闻 2019-06-06 21:14:36 阅读(2119)
除了好好收藏邮票,邮票还能这样玩 除了好好收藏邮票,邮票还能这样玩
不过我们都知道邮票曾经是作为邮资凭证而存在的,但是一定不知道邮票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用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因辅币缺乏,就把邮票印在厚纸上,背面则印上与邮票面值相同的数值并注明”此邮票与辅币等值流通“字样。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56:56 阅读(1367)
集邮文献《邮票上的韩国历代总统》 集邮文献《邮票上的韩国历代总统》
  有感韩国前总统被俘。  1992年8月24日,中国与韩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卢泰愚的最大心愿是与中国建交并访华。本书以邮票为媒介,向读者介绍89年来韩国历任总统及其业绩与过失。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56:45 阅读(1281)
《春夏秋冬》特种邮票表现内容与原地邮局 《春夏秋冬》特种邮票表现内容与原地邮局
  3月20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节气,中国邮政将于这一天发行《春夏秋冬》特种邮票,全套4枚,图案内容分别为:春燕剪柳、夏荷戏水、秋鸡鸣穗、冬雪映梅,全套邮票面值为5.4元。邮票由着名画家、艺术教育家冯远手绘创作。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38:28 阅读(1747)
武国珍:邮票遗失谁之过 武国珍:邮票遗失谁之过
  一日,一位用户手拿一封信找到某邮政企业投递部门负责人,称前日投递员送给他一封挂号信,上面的邮票不见了,他是集邮爱好者,那邮票是邮友特意给他寄来的,有收藏价值,可现在却莫名其妙弄丢了,要讨个说法。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37:57 阅读(1027)
王锡玉:集邮是我生活的动力 王锡玉:集邮是我生活的动力
  今年74岁的王锡玉,退休前是吉林石化有机合成厂的高级工程师。虽然已年过古稀,依然忙忙碌碌,他说,集邮是我生活的动力。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21:36 阅读(1482)

视觉焦点

市场与藏家开了一个大玩笑
邮票回收热线
1506911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