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了一场伟大的国内革命战争,历史上称为解放战争。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以歼敌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1947年3月,国民党被迫收缩兵力,对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到8月,解放军在陕甘宁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在山东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的主力,在山东西南地区强渡黄河,挺进中原,揭开了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从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央军委、毛泽东的直接指挥和东北、华东、中原、华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与国民党军展开战略决战,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敌154万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三大战役为取得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并制定了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攻克锦州,采取关门打狗的战法把国民党军关在东北,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于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由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组成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指挥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70万主力倾巢而下,攻克义县后包围了锦州。蒋介石命令侯镜如兵团从葫芦岛出发东援锦州;廖耀湘出沈阳西进黑山一带驰援锦州。但是解放军进展神速,在塔山和黑山阻击了两个兵团的同时很快攻克锦州,生俘范汉杰。侯镜如兵团见锦州已丢撤回葫芦岛,此时长春曾泽生部起义,郑洞国集团陷入混乱,相继被缴械。围困长春的东野部队第十二纵队迅速南下增援。廖耀湘在黑山被阻试图南下营口遭到重炮部队迷惑被迫撤退沈阳,途中被6纵阻击,锦州的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廖兵团,两天之内全歼之,俘虏廖耀湘。随后52军军长刘玉章击败东野两个纵队先头部队成功从营口港撤退,解放军最后包围沈阳,除青年军206师一部突围之外沈阳之敌全部迅速被歼,至此东北全境得到解放。辽沈战役的胜利,空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也为东北我军入关组织平津战役提供了良好契机。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6天,共分三个阶段。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规模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国民党军先后投入7个兵团、2个绥靖区,34个军,86个师,共约80万人,出动飞机高达2957架次。解放军参战部队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连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地方部队共约60万人。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解放军阵亡25954人,伤98818人,失踪11752人,合计136524人。战役中共消灭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及其所指挥的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1个绥靖区,正规军连同其他部队共555099人,约占其参战兵力的69%,其中俘虏320355人,毙伤171151人,投诚35093人,起义改编28500人。国民党少将以上高级将领被俘124人,投诚22人,起义8人。以上战果还不包括其溃散和逃亡人数。缴获有火炮4215门,轻重机枪14503挺,长短枪151045支,飞机6架,坦克装甲车215辆,汽车1747辆,马车6680辆,炮弹120128发,枪弹2015.1万发。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平津战役1948年12月5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人民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总司令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师(包括在战役中重建和新建的部队)及非正规军4个师,共52.1万人(其中俘敌232510人、毙伤29790人、投诚8700人、改编25万人),缴获火炮5537门;轻重机枪30271挺;长短枪155944枝;坦克装甲车207辆;汽车2390辆;飞机46架;炮弹98820发,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
平津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参战总兵力100多万人,中央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党的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指挥作战和接管平、津、张、唐等地的一切事宜。平津战役开始以后,我军首先对傅作义集团进行分割包围,截断其西退、南撤的通路,将这只惊弓之鸟变成了笼中之鸟。然后按照毛泽东确立的先取两头后打中间的攻击次序,逐一歼灭被围困在新保安、张家口、天津等地的敌人,解放了天津和塘沽。天津解放后,北平守敌25万人陷于绝境。为了保护北平这座文化古城,中央军委决定继续同傅作义谈判,争取和平接管北平。通过谈判,傅作义接受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平津战役的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从此写就新的历史篇章。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震惊世界的伟大战略决战。三次战役之大,歼敌之多,不仅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就是在世界上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三大战役的胜利,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毁灭性的打击,使敌人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蒋介石不得不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转入幕后操纵。东北全境、华北绝大部分和长江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从而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为解放军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决定性的条件。
1998年11月14日,为了纪念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胜利5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纪念》纪念邮票,全套5枚。
(5-1)J 运筹帷幄 50 分 4199.9万枚 |
(5-2)J 攻克锦州 50 分 4173.9万枚 |
(5-3)J 决战淮海 50 分 4199.9万枚 |
(5-4)J 解放北平 50 分 4199.9万枚 |
(5-5)J 支援前线 150 分 3111.9万枚 |
志号名称:1998-24J |
发行日期:1998年11月14日 |
版别:胶印 |
整版枚数:40 枚 |
全套面值:3.50元 |
邮票规格:50×30毫米 |
齿孔度数:12 度 |
设计者:陈晓聪、魏楚予、季宏敏 |
印制机构: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 |
(5-1)为“运筹帷幄”。邮票画面选自尹戎生1979年创作的油画《夺取全国胜利--毛主席和老帅们在一起》(西柏坡),画面人物从左至右依次是:聂荣臻、叶剑英、彭德怀、朱德、周恩来、刘少奇、毛泽东、邓小平、刘伯承、陈毅、任弼时、徐向前、罗荣桓、贺龙。虚构表现了中共五大书记及八个元帅和邓小平一起在西柏坡开会讨论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时的情景。
(5-2)为“攻克锦州”。邮票画面选自任梦璋、张洪赞、李树基、广廷渤1969年创作的油画。画面展示了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锦州之敌发起攻击的情景。
1948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集中25万优势兵力,向锦州城发起总攻,经过31小时激战,至15日18时,全歼锦州10万守敌,活捉东北“剿总”副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胜利。
油画《攻克锦州》,是一幅典型的战争场景绘画,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发扬了英雄主义的精神,用极端外化的情绪与动态,反映出我军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善战的光辉形象。作者为了增强画面的气魄和感染力,构图在横向上尽量展开,人物整体组合如离弦之箭,箭端是左侧先锋战士的刺刀尖。二十几个主体人物,造型非常讲究,各个生龙活虎。那些经过反复比较、提炼的动态和神情,既有现场的紧张性和紧迫感,又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右侧一组处在城墙暗影里的战士刻画得尤为出彩,如额头缠着绷带,怒视前方,端着刺刀躬身冲击的英俊战士;停步侧身,右手紧握手雷弹,嘴衔拉环的投弹能手等,这些战术动作准确、停顿瞬间颇具美感和力度的姿态,几乎成为同类题材中的样板形象。另外,从解放军的装束上,也能反映我军的逐步壮大,那些考据严谨、刻画准确的单兵装备和武器,甚至能够经得起军事发烧友们的反复玩味。画面中心挥手下达命令的指挥员,仍然带有戏剧化的说明意味,他近旁的旗手和身后挺胸吹号的司号员,是画面中重要的形象符号。背景残破的城墙硝烟,以及硝烟笼罩下厮杀的人群,炮弹掀起的气浪,把画面的气氛引向了高潮。作品具有摧枯拉朽的震撼力量。现收藏于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5-3)为“决战淮海”。邮票画面选自陈其、赵光涛、陈坚、魏楚予1977年创作的油画《淮海大战》。画面展现了淮海战役宏大的场面和磅礴的气势。
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华东、中原野战军在总前委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队55.5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为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
油画《淮海大战》以宽银幕似的尺幅描绘了中路、左路、右路,步兵、骑兵数支队伍形成的进军洪流。并通过烈火、硝烟、征尘的描绘展现了淮海战役宏大的场面和磅礴的气势。作者并非仅着眼于场面的铺排,在画面的中部突出刻画了一支队伍中冲杀在前的几名解放军战士的形象,他们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人,形成了无坚不摧、压倒一切敌人的画面效果。本是冰天雪地、寒气袭人的季节,但作者巧妙地借用战火,使暖光映照于红旗,照亮了主要的人物形象。又把敌人的军车及尸体处理在黑暗的角落,从而在画面上强化了革命的力量。现收藏于淮海战役纪念馆。
(5-4)为“解放北平”。邮票画面选自张汝为、邓家驹、吴长江、沈尧伊1977年创作的油画《和平解放北平》。表现了北平和平解放后,成了欢乐的海洋,市民兴高采烈,欢迎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的情景。
天津解放后,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25万人已完全陷于绝境。为了保护这座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免遭战争破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90万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的震慑下,在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和北平许多开明人士的敦促下,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接受了解放军提出的和平条件,并于1949年1月21日,签订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31日,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油画《和平解放北平》,将进城的一些经典场景和情节集中在一个统一的时空里,从左至右分别是:威武的骑兵队列,受勋的英雄连队走在步兵队伍前列,队列之间的两辆坦克车的炮塔上,分别是手持毛泽东、朱德像的士兵和群众,铺有车轨的道路两旁,是燃放鞭炮、高呼口号、载歌载舞的各界欢迎群众,两边电线杆横拉的大幅标语和正阳门城楼上欢庆的彩旗,将胜利的喜悦推向了顶点。其中的几组形象颇具点睛之意:如一位白发老妪与一位指挥员相拥在一起,盼望之情清晰可见;一位背对观众的老年知识分子,双手举过头顶作鼓掌状,拥戴之意呼之欲出;两名欢天喜地的报童,手拿标语高举红五星,欢快之意溢于言表。驾驭众多人物的大场面,必须既有整体的氛围和气势,又有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细节。这幅作品在这两个方面处理得非常到位,清楚明确地交代了地点事件,营造的气氛也十分热烈,众多人物的塑造不概念、有节奏,构图疏密结合,舒朗大方,成功地记录、反映了古都的和平解放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欢欣。
(5-5)为“支援前线”。邮票画面选自崔开玺1976年创作的油画。画面表现了人民群众赶着大车、推着独轮车、肩挑手提粮食和水等物资送往前线的壮观场景。
在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中,东北、中原、华东等区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动员和组织下,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援前线,保障了三大战役的胜利进行,正如陈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1998年10月28日,为了宣扬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炎帝陵》特种邮票,小全张1枚。 小全张用极具历史厚重感的棕黄色大宽幅边纸衬托出中间三枚邮票,彩色反差突出,视觉冲击力强烈。
取材于历史,又不为历史事实所限制,是三国演义创作方法的一个特点。至于三国人物方面,忠勇双全的关公、神机妙算的孔明、以及乱世奸雄曹操,更是《三国演义》之中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
邮电部定于1998年2月19日发行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邮票1套6枚。这6枚邮票的规格为30×50毫米,面值分别为50分、100分、150分和200分。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98年3月5日,我国发行的《周恩来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全套4枚,各枚都有他的画像,面值共4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