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1.5×11度。整张枚数:50枚 版别:影雕。 这套邮票选取了八种先秦货币。
T65. 中国古代钱币(第一组) |
1981.10.29发行 全套8枚 发行量150万套 |
(8-1) 4分 货贝,铜贝 (448.16万枚) |
(8-2) 4分 空首布 (540.16万枚) |
(8-3) 8分 “鬲”空首布 (973.16万枚) |
(8-4) 8分 “安邑二釿”布 (1220.16万枚) |
(8-5) 8分 “齐法化”刀 (1022.16万枚) |
(8-6) 8分 “节墨之法化”刀 (1017.16万枚) |
(8-7) 60分 “成白”刀 (156.16万枚) |
(8-8) 70分 “共”圜钱 (162.66万枚) |
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1.5×11度 |
整张枚数:50枚(10×5) 版别:影雕 |
雕刻者:呼振源、阎炳武、赵顺义、高品璋、李庆发、孙鸿年 |
设计者:卢天骄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
人类社会的初期没有商品交换,也没有货币。在商品交换的初期,仍然是物物之间的交换,货币是交换日渐增多之后的产物。中国最早的一种货币,就是天然海贝。它以朋为单位,2系(串)10个或20个叫做1朋。在商周时代,海贝一直是重要的货币,但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金属开始取代海贝。从西周至战国时期,金属货币主要有布币、蚁鼻钱、爰金、圜钱四种。秦统一中国后统一了币制,这就是圆形的“半两”钱。这种方孔圆钱奠定了中国后来各个朝代铜钱的基本形制,一直到清末,沿用达两千多年之久。因而在中国也幽默地称钱为“孔方兄”。成为我国历史上流通时间最长的铸币形式,并影响了东南亚许多国家,在世界货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铜仿贝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金属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我国的铜铸币的流通至少要比西方金属铸币早三四百年。
1981年10月29日,为了反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邮电部发行了《中国古代钱币(第一组)》特种邮票,全套8枚。
(8-1)为《货贝,铜贝》。商代使用的海贝及仿海贝形铸造的铜质贝形货币,河南省安阳出土。
(8-2)为《空首布》。春秋时期晋国使用的铲形货币,尖肩尖足无文字,山西省侯马出土。
(8-3)为《‘鬲’空首布》。春秋时期东周使用的铲形货币,平肩挢足,河南省伊川出土。
(8-4)为《‘安邑二釿’布》。战国时期魏国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地方使用的铲形货币,平首圆肩挢足。
(8-5)为《‘齐法化’刀》。战国时期齐国在齐城(今山东省临淄)地方使用的刀形货币。
(8-6)为《‘节墨之法化’刀》。战国时期齐国在节墨(今山东省平度)地方使用的刀形货币。
(8-7)为《‘成白’刀》。战国时期赵国(都城在邯郸,即今河北省邯郸)使用的刀形货币。
(8-8)为《‘共’圜钱》。战国时魏国在共(今河南省辉县)地方使用的圆形货币,圆钱圆孔。
这套邮票选取了八种先秦货币。
本套邮票共4枚。”并确定了大寨县的六条标准。为了宣传和普及大寨县运动,发行了这套特种邮票。这枚邮票发行于1977年4月9日,发行时间比较的早,数量比较的有限,升值的空间十分的巨大。
发行日期:1982.5.20。第二枚邮票为“贝母”,它的花朵更为妖娆,紫色的花,一簇一簇的十分美丽。整组邮票发行于1982年5月20日,由中国着名的邮票设计大师邹建军设计,画面设计完美重点突出,是各位邮票收藏家不能错过的佳品。
中国是传统医药大国,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医是中国乃至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此中国发行了T30 药用植物邮票。
5-1为“壮丽的图景”。主图是一位工人,背景是飞溅的钢花。 5-2为“希望的田野”。”他启动电钮,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为了将峨眉山的美景全部记录在册,中国发行了T100 峨嵋风光邮票。整组邮票出自于中国着名的邮票设计大师许彦博之手,有印刷过众多知名邮票的北京邮票厂制作,纸质细腻,印刷清晰十分值得给位邮票收藏家收藏。
1979.5.1,影写版,P11*11.5, 40*30mm,50。这次运动虽遭到了镇压,但美国有18万工人争得了8小时工作制,20多万工人缩短了工作时间。1889年7月14日,第二国际召开成立大会,决定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J39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
1979.10.30,影写版,P11*11.5, 40*30mm, 50。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共有320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T93 月季花邮票
上海市月季花协会于1981年把她定名为“浦江朝霞”。在设计方面,这枚邮票更是品质上乘,它出自于中国着名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之手,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中国六种月季,图中的花朵一朵开的娇嫩,让人看后情不自禁的就想把它收入了囊中。
J6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绘画艺术展览纪念
1980.10.8,影写版。 (3-1)、(3-3):52mm×31mm,40。 (3-2):31mm×52mm,40。 3-1为“黄山云海奇观”,原画为中国现代着名画家刘海粟所作。艺术表现手法为中国传统画的“泼墨法”,将黄山云海描绘得烟云浩渺、群山苍苍、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