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最佳邮票奖:2004-17《邓小平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邮票。 2004年10月18日,为了反映悠久灿烂的中国绘画艺术,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清明上河图》特种邮票,全套版张型9枚。
一、最佳邮票奖:2004-17(J)《邓小平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邮票。
在众多邮票中,获最佳邮票奖的2004-17《邓小平同志诞生一百周年》邮票可谓是当之无愧。
谈起这套邮票的设计,邮票设计者呼振源认为最难的是如何能创出新意来。邮票的主题与主图是经过国家相关权威部门确定的,采用什么形式使已确定的主题与主图在邮票上能表现得更加丰富生动,呼振源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他这样阐释邮票的构思:“两枚邮票在设计语言上都是力求衬托出邮票的主题,尤其在邮票背景的选择上,经过了再三考虑和反复思索,以求具有深远的寓意。最后确定了第一枚邮票‘中共中央总书记’用母亲河———黄河来作为背景,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这枚邮票则用长城作为背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的钢铁长城。这两枚邮票选用了金色边框,能更庄重地体现这一题材。小型张则以邓小平生前爱花为线索,用传统的装饰花边来处理,较好地烘托了小平同志的人格魅力。”
二、优秀邮票奖、最佳印刷奖:2004-21(T)《鸡血石印》特种邮票。
2004年9月17日,为了展示中国印章雕刻艺术成就,国家邮政局发行了《鸡血石印》特种邮票1套2枚,两枚邮票的主图分别是乾隆宝玺和嘉庆宝玺,两枚印玺均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两枚邮票的面值分别为:80分、2元。邮票采取了压凸印刷工艺,其发行的小版张又采用单版式小版票的格局(8枚4套),新颖性不言而喻。
三、优秀邮票奖、专家奖:2004-26(T)《清明上河图》特种邮票。
2004年10月18日,为了反映悠久灿烂的中国绘画艺术,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清明上河图》特种邮票,全套版张型9枚。
《清明上河图》特种邮票依据原版《清明上河图》设计,全套九枚,横三连,小全张版式。其发行创下了四个第一:依照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原作设计,基本反映原画风貌,这在世界同类题材中是第一次;在中外邮票印制史上,雕刻版规模迄今为止是最大的;是中国引进的国际先进胶雕印刷机印出的第一套邮票;是中国全套连票最多、最为精美的一套古代名画邮票。
四、专家奖:2004-1 (T)《甲申年》特种邮票。
2004年1月5日,为了迎接“甲申年”的到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甲申年》特种邮票,全套1枚。
邮票图案为一只眉眼弯弯,嘴角上扬的大嘴猴。猴子脸部用色丰富,并从脸部中线一分为二,颇有点小丑搞笑味道,而猴子前方那硕大的大桃子,也使画面更加幽默可感。表达了“猴桃瑞寿”、“金猴献瑞”的美好祝愿。
邮票被称为“国家名片”,也称为“国家微型使者”,国家邮政局发行后,作为邮资纳费标志的有价征券,它的功能不仅仅是邮资纳费凭证,它的画面和内涵信息具有广泛的宣传和传播知识作用,进入集邮领域后,它是有艺术收藏价值的特殊商品,在集邮研究、邮集编辑展出过程中,又具有历史文物的特性和教科书作用。
梅兰芳小型张邮票图案选择京剧《贵妃醉酒》中梅兰芳饰演杨贵妃的一幅剧照,该剧照由一位日本友人拍摄。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邮票发行量仅2万枚,是中国发行量最小的小型张,价格雄踞各小型张之首。
为了纪念梅兰芳逝世一周年,梅兰芳小型张在1962年9月15日由中国邮电发行,北京邮票厂印刷,全套只有1枚,面值是3元,发行量仅2万枚。
相关阅读: 编号邮票82-85赤脚医生 编82,8分,“预防”。一位女赤脚医生在为一群儿童打预防针,背景为向日葵和农家小屋。两位女赤脚医生,背着药筐,拿着锄头,正在崇山峻岭间采草药。在农村田间地头,赤脚医生正在为劳动中突然发病的农民诊治。
澳门回归十周年是值得大家庆祝的一件大事,关于澳门回收十周年,中国邮政也发行了相关的邮票。如今,这一枚小版邮票的市场价值是大家看好和认可的。
邮票易损,易发霉,是一种需要精心保存的物品,很多初涉集邮的爱好者由于经验不足,没能妥善存放好邮票而导致邮票发霉,邮票只要长期接触空气就会慢慢变黄的,除非保存在真空状态下。
大蓝天邮票价格是多少
中国嘉德2014年春拍,又新亮相了一张仅剩右半枚的“大蓝天”,估价为120万至200万元,可惜最终流拍。2019年赵涌在线拍卖了一张仅剩右半枚的“大蓝天”,以106.8万元成交。
梅兰芳小型张邮票价格行情 梅兰芳小型张发行量
国家纪念其对京剧艺术的奉献及艺术成就在我国艺术史上的独特地位,专门发行了一套《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 这张梅兰芳小型张之所以值钱,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它珍贵。
1985年春夏秋冬邮票收购价格是多少 春夏秋冬邮票图片欣赏
在渐渐火热的收藏领域中,不得不提起的就是邮票收藏版块,邮票的收藏价值目前已经逐渐凸显,集邮爱好者都将自己的注意力挡在1985年春夏秋冬邮票上。画面既有年画的清新淡雅,又将现代的透视布局相结合,方寸画面简洁生动,向人们传达了“春夏秋冬”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