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票由香港亚洲石印局印制。1951年5月19日为通令公布日期,全套邮票已于1951年5月初在东北地区发售使用。全套邮票在1952年4月22日停售,1952年5月15日停用,可在1952年5月15日到6月30日调换。(在新疆是1952年10月1日停用,1952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调换。
图序 | 图名 | 面值 |
---|---|---|
4-1 | 快递挂号 黑字 | 5元 |
4-2 | 航空 黑字 | 10元 |
4-3 | 挂号 黑字 | 15元 |
4-4 | 平信 黑字 | 25元 |
志号:改9
时间:1951-05-19
规格:18x21mm
齿孔:点线齿
整张:200枚(20x10)
版别:胶版
印刷:港亚洲石印局
原票由香港亚洲石印局印制。1951年5月19日为通令公布日期,全套邮票已于1951年5月初在东北地区发售使用。全套邮票在1952年4月22日停售,1952年5月15日停用,可在1952年5月15日到6月30日调换。(在新疆是1952年10月1日停用,1952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调换。)
1950年8月31日为通令公布日期,号邮票已于1950年8月1日发售使用。全套邮票在1952年4月22日停售,1952年5月15日停用,可在1952年5月15日到6月30日调换。(在新疆是1952年10月1日停用,1952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调换。
原票为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印制,其余为大东书局上海印刷厂印制。全套邮票在1953年7月8日停售,1954年8月1日停用,可在1954年8月1日到9月30日调换。
上海永宁印刷公司机盖。原票为中华邮政单位邮票。全套计4种面值票,分别为交通图、邮递员图、泰山玉皇顶图、飞机图、火车轮船图。
20000/10000元,黑字,农民收获图。 1950年5月27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邮政业务对普通邮票需要量较大,而新票的设计和印制又跟不上需要,因此,邮电部利用华东邮政总局库存的“华东区生产图邮票”进行加字改值。
由中央印刷厂北平厂第一版印刷,所以称为“中央一版”。 改3一套共14枚,前6枚是由民国中央一版原票加盖而成,后8枚是由民国中央二版原票加盖而成。但是随着中央二版的发行,这些组外品就不再使用了,因此流传下来的改3组外品特别稀少,价格昂贵。
京华第一印书馆上海厂加盖。原票全张枚数&加盖全张枚数:200。 原票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制,光华印书馆印制,中央信托局印制处印制,中华书局永宁印刷厂印制。全套邮票在1953年7月8日停售,1954年8月1日停用,可在1954年8月1日到9月30日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