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飞:《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首发背后的故事

2019-06-06 12:39:16 责任编辑:360邮票网 来源:用户投稿
1021

摘要:”4月9日,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博物馆举行的《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全国首发式上,来自北京的退休干部陈学健手捧刚刚拿到手的邮票激动地说。

陈雪飞:《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首发背后的故事

陈雪飞:《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首发背后的故事

   “这套邮票设计风格简洁、朴素、大方,将红山文化玉器质朴无华、神秘高贵的气质展现无遗,体现了很高的艺术美感。我去年有幸随红山文化专家刘国祥先生赴辽宁牛河梁、内蒙古兴隆洼等地对红山文化进行学习考察,受益匪浅。这次能到现场见证《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首发,更是万分荣幸。”4月9日,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博物馆举行的《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全国首发式上,来自北京的退休干部陈学健手捧刚刚拿到手的邮票激动地说。对于仅有430万人口且经济欠发达的朝阳市来说,首发式的成功举办无疑让这个在全国知名度不高的城市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小小邮票更是让更多人认识了朝阳、认识了辽宁、认识了红山文化。  

忙碌的邮人 收获的喜悦

  《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的发行是中国邮政和辽宁省政府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旨在宣传“红山文化”,发掘朝阳牛河梁特色旅游资源,提升辽宁历史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首发式空前成功的背后是辽宁及朝阳邮政人半年多来的努力和辛勤付出。自去年10月《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申报开始,一场围绕邮票发行的大戏就在辽宁省邮政分公司和朝阳市邮政分公司拉开帷幕。此前,朝阳市分公司从未发行过任何题材的邮票,无论邮票的素材论证、图稿设计还是最后的报审及授权,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经过辽宁及朝阳邮政人夜以继日的工作和大量卓有成效的沟通,终于在当年12月将邮票列入了2017年发行计划。

  “要办就一定办好,要办就一定要办出成效。”辽宁省邮政分公司总经理谷德凯给自己也给所有参与员工立下了军令状。今年2月,由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在邮票授权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邮票最后图稿迟迟定不下来。辽宁省和朝阳市分公司领导每天都要跑多个政府部门,争取政策支持,经过多次沟通、谈判,最终辽宁省考古研究所进行了授权,此时离邮票发行已经不足两个月的时间。

  只有好的产品,才能有好的结果。辽宁邮政结合朝阳当地实际,设计出不同风格、不同价位、面向不同客户群体的邮品,其中,首日封、城市宣传册等各式邮品及封片产品达25种,各种纪念戳多达20款。

  同时,辽宁邮政制定了一份涵盖线上及线下多渠道、多维度的营销方案,并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进度表,利用各种手段进行了立体宣传和营销。朝阳市分公司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落实相关责任,仅各个层面的协调会就召开了十多次。邮票成品一到,朝阳市分公司立即组织专人贴票、装册,连续奋战5天,每天工作至深夜。朝阳市分公司各级领导及函件、集邮专业的全体员工连续两个月几乎没有休过周末和节假日。 

简洁的设计 文化的传承

  红山文化专家刘国祥介绍说:“‘红山文化’是位于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距今五千多年的农业文明,是中国已知出现最早的文明,是可与埃及金字塔、印度亨觉达罗古文明相媲美的世界性发现,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次发行的特种邮票选取红山文化玉器中有代表性的玉龙、玉凤、玉人3件玉器进行设计表现,对于传承和研究这段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深远的意义。”

  如何利用方寸之地展现红山古老文化的历史沉淀与辉煌,一直萦绕在邮票设计者心头。据该套邮票设计者夏竞秋介绍,他在设计邮票构图时借鉴了南宋书画四大家中马远、夏圭两位大师的构图特点,即所谓的“马一角”和“夏半边”,在构图设计中不是单纯地将玉器主体置于图案正中,而是根据玉器大小形状特点将其置于图案的一边或一角位置,同时,在留白部分采用虚线图的形式将玉器的正、后、侧三种位置图予以展示,给人以层次感。总之,是用一种简洁的设计语言与简洁的印制方案再现红山文化玉器的精髓。

  夏竞秋说:“此套邮票采用普通胶印结合冷烫、浮雕激凸的方案印制。通过控制不同油墨的墨量和层次,使油墨直接再现玉器的质感,并采取将色彩与光泽分开印制、分别控制的方法,实现了色彩稳定和光泽灵润的完美结合。”

  夏竞秋介绍,在邮票设计中,他融合了多项创新工艺,其中,浮雕激凸工艺就是为了突出邮票的雕刻简朴特色,从层次变化和激凸高度上进行超越。3个图采用了3种不同的层次表现方法,同时使玉器图案高度保持一致。玉龙图激凸层次过渡缓和,重点突出玉器的体态;玉凤图激凸棱角分明,重点突出玉器的线条;玉人图急起缓落,重点表现玉器的轮廓结构。

  此外,这套邮票在版式上使用了竖向过桥设计,并且取消了过桥孔的使用,将票名与过桥图案设计进行结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过桥图案采用网点冷烫技术,与邮票冷烫效果形成鲜明的区分,使邮票在有限的印制范围内呈现出更多的表现空间。色标的设计也是一个小亮点,使用讨巧的圆形篆刻“玉”文字代替圆点。

空前的盛况 火爆的现场

  经过辽宁省及朝阳市分公司的不懈努力,在朝阳,一场近年来从未有过的高规格、大场面的邮票首发式呈现在了所有人的眼前。朝阳市分公司总经理谢仍开介绍说,这是目前在朝阳市由企业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集邮爱好者见证了首发式。正如朝阳市政府领导在首发式上所说,举办《红山文化玉器》邮票首发活动彰显了朝阳市政府与中国邮政的合作更加深入,创新和拓展了朝阳旅游文化宣传推介合作的方式和渠道,丰富和提升了集邮文化内涵和品位,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朝阳市分公司专门设立了牛河梁主题邮局,推出的产品既有专门为此次邮票发行设计的邮品,还有具有朝阳特色的文创产品。主题邮局于首发式当天对外营业,一开门,集邮爱好者就排起了长龙。首日封、纪念封、明信片以及各种有关《红山文化玉器》的产品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被抢购一空。虽然绝大部分产品都设置了限购数量,但集邮爱好者的热情空前高涨,限购的产品也全部售罄。

  来自朝阳市区的集邮爱好者韩先生,虽然已经83岁高龄,仍起大早携坐轮椅的老伴在家人的陪同下参加首发式,在购得相关邮品后,他显得十分高兴。他激动地说:“我们中华民族向以‘龙的传人’自居,而红山文化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用方寸邮票既凝结了红山文化的精华,也展示了红山文化的历史积淀,对处于红山文化中心区域的朝阳来说,发行这套邮票对于研究这段历史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当天,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昭乌达邮政支局也举行了《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首发式。为将这次首发式办出特色、办出声势,内蒙古邮政还积极联系辽宁省集邮公司,互相交换首发纪念戳。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记录恢复帝制闹剧的“洪宪”邮戳 记录恢复帝制闹剧的“洪宪”邮戳
  在台湾《全方位拍卖》目录第80期62页,有一件民国帆船3分旧票(图1),盖有“洪宪元年三月十一”日戳,戳式为英中文腰框日戳,本无可圈点之处,到是“洪宪”元年特殊的记年戳记比较罕见,查阅资料,寻找出处,原来是袁世凯恢复帝制闹剧的佐证。
集邮趣闻 2019-06-07 03:33:44 阅读(1768)
孙关龙:造纸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孙关龙:造纸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一看标题,很多人会说:谁不知道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学术的发展已证明,“蔡伦纸”不是中国最早的纸,造纸术也不是东汉蔡伦发明的。
集邮趣闻 2019-06-07 03:26:26 阅读(1367)
集邮活动:真正能穿越时空的是邮票与书信 集邮活动:真正能穿越时空的是邮票与书信
  陆羽集邮研究会的专家们来快乐老家艺术吧,与学生们一起开展《邮票与书信》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集邮知识。  现场气氛火热!  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们的远距离交流与沟通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幸运星的孩子有福了!
集邮趣闻 2019-06-07 01:48:53 阅读(890)
集邮文献《邮票上的韩国历代总统》 集邮文献《邮票上的韩国历代总统》
  有感韩国前总统被俘。  1992年8月24日,中国与韩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卢泰愚的最大心愿是与中国建交并访华。本书以邮票为媒介,向读者介绍89年来韩国历任总统及其业绩与过失。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56:45 阅读(1281)
丁晨:“国之血脉”说驿运 丁晨:“国之血脉”说驿运
  中国驿运制度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通信组织的国家之一。古老神奇的邮驿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是穿越3000多年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文明的杰出创造。从此“驿”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后代。  驿运制度被一些史学家称为“国之血脉”。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39:40 阅读(921)
武国珍:邮票遗失谁之过 武国珍:邮票遗失谁之过
  一日,一位用户手拿一封信找到某邮政企业投递部门负责人,称前日投递员送给他一封挂号信,上面的邮票不见了,他是集邮爱好者,那邮票是邮友特意给他寄来的,有收藏价值,可现在却莫名其妙弄丢了,要讨个说法。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37:57 阅读(1027)
靠“倒卖”邮票发财的民国科考团 靠“倒卖”邮票发财的民国科考团
这种丑恶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本土学术界纷纷强烈呼吁,要求把国内的主要学术团体联合起来,到各地考察搜集资料,发掘和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以免再被外国人攫取。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21:25 阅读(1726)
中国发行过《古代四大美人》邮票吗? 中国发行过《古代四大美人》邮票吗?
  最近看到今年3月25日《南昌晚报》上一篇文章《邮票上的古代四大美人》,仔细阅读以后,发现刊登的邮票图案不对头,看来编辑、作者都在“捣糨糊”。  四大美人的美,不仅是外形之美,而且是德性之美。她们身上体现的家国情怀、牺牲精神和高洁品质。
集邮趣闻 2019-06-05 20:37:16 阅读(1473)

视觉焦点

热文排行

陈雪飞:《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首发背后的故事
邮票回收热线
1506911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