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国珍:邮票遗失谁之过

2019-06-06 12:37:57 责任编辑:360邮票网 来源:用户投稿
1027

摘要:  一日,一位用户手拿一封信找到某邮政企业投递部门负责人,称前日投递员送给他一封挂号信,上面的邮票不见了,他是集邮爱好者,那邮票是邮友特意给他寄来的,有收藏价值,可现在却莫名其妙弄丢了,要讨个说法。

武国珍:邮票遗失谁之过

  谈事例 学规章

  邮票遗失谁之过

  来源《中国邮政报》

  一日,一位用户手拿一封信找到某邮政企业投递部门负责人,称前日投递员送给他一封挂号信,上面的邮票不见了,他是集邮爱好者,那邮票是邮友特意给他寄来的,有收藏价值,可现在却莫名其妙弄丢了,要讨个说法。投递部门负责人颇有疑问:“当时为何不说?这都过了一天了。”用户说当时他不在家,是妻子帮忙签收的。投递部门负责人随后询问投递员,投递员说当时只顾着投递,没有注意邮票是否脱落。看一时也难以弄个明白,投递部门负责人让用户先回去,待事情有眉目后再协商解决。

  就现实情况来看,信件上的邮票何时遗失、怎样遗失的,恐怕很难弄清,但行文至此笔者倒是有话要说。

  《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142条规定:发现邮件上有脱落邮票痕迹,应当在邮件封面上加盖“收到时邮票已脱落”戳记、日戳和经手人名章。如果有私揭邮票嫌疑的,应当向封发局缮发验单,邮件随验单副份发投递局。必要时可以索回原封皮,验送封发局,凭此追究。

 

  笔者以为,要想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因邮票脱落而产生的纠纷,相关人员务必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邮件收寄人员在收寄邮件时,务必将邮票牢固地粘贴在邮件的指定位置,以免造成邮票在邮件传递过程中脱落。二是邮件的分拣、封发人员开拆邮件时如发现邮件上有邮票脱落,或者发现有私揭的嫌疑,应依照规则要求进行处理。三是投递人员领取邮件时,在分排时要认真仔细查看,对给据邮件应逐一勾挑核对,若发现邮票脱落,应即刻向主管领导反映寻求处理办法。四是若发生如本文开头用户因邮票脱落上门讨说法的情况,应耐心倾听事情原委,不扯皮、不推诿,依据具体情况商讨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海洋石油特种邮票纪念意义  海洋石油特种邮票图片 海洋石油特种邮票纪念意义 海洋石油特种邮票图片
  1月16日,河北省邯郸市邮政局工作人员展示即将发行的《海洋石油》特种邮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于1月18日发行《海洋石油》特种邮票。
集邮趣闻 2019-10-15 15:45:17 阅读(352)
宁博:清代大富豪们最钟爱的镇宅之宝 宁博:清代大富豪们最钟爱的镇宅之宝
”可见无论是千古圣贤还是黎民百姓,对财富的渴求都是一样的,只是要秉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就好。这枚邮票可不一般,名字就很吉祥,叫做“富百代”。
集邮趣闻 2019-06-07 02:54:25 阅读(2002)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军阀邮票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军阀邮票
即便到了近代,中国也经历了从军阀混战到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统一全国的历程。1916年到1928年的12年间,各地军阀割据、群雄并起,纷纷向中央政权发起挑战,折腾的昏天黑日,民不聊生。
集邮趣闻 2019-06-06 14:16:41 阅读(3922)
从《春夏秋冬》看“四字”邮票的发行特点 从《春夏秋冬》看“四字”邮票的发行特点
  3月20日正值春分节气,中国邮政发行《春夏秋冬》特种邮票1套4枚,图案内容分别为“春燕剪柳”、“夏荷戏水”、“秋鸡鸣穗”、“冬雪映梅”。至此,中国邮政已发行“四字”题材邮票6套,已然形成系列,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38:50 阅读(1208)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90周年邮资机宣传戳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90周年邮资机宣传戳
  2017年3月21日上海邮政石门二路邮政支局使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90周年》邮资机宣传戳1枚,由于本人在山东临淄,委托邮友制作自制纪念封。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38:09 阅读(1281)
靠“倒卖”邮票发财的民国科考团 靠“倒卖”邮票发财的民国科考团
这种丑恶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本土学术界纷纷强烈呼吁,要求把国内的主要学术团体联合起来,到各地考察搜集资料,发掘和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以免再被外国人攫取。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21:25 阅读(1726)
天上掉“馅饼”了,又一起针对藏友的骗局 天上掉“馅饼”了,又一起针对藏友的骗局
  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8月25日,农行上海枫泾支行工作人员又成功阻止了一起针对藏友的新骗局。民警提醒,如果收到支票奖励等信息,一定要跟警方联系,也可以到银行咨询,千万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集邮趣闻 2019-06-06 09:51:55 阅读(1989)
阎泽川:“邮政局”名称的由来 阎泽川:“邮政局”名称的由来
  在我国文字中,最早出现“邮”字是《礼经》的“飨农及邮表啜”一语。《孟子》有“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一句,春秋时代在路旁开辟预备给行人、使者休息的场所,称为“邮”。这都是2500多年前的事了。
集邮趣闻 2019-06-05 07:24:26 阅读(1174)

视觉焦点

热文排行

武国珍:邮票遗失谁之过
邮票回收热线
1506911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