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宋诗人吴惟信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2006年,清明节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党玉占
南宋诗人吴惟信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其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2006年,清明节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纪念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中国邮政于2010年4月5日发行《清明节》特种邮票,全套3枚,图案分别为“清明节·祭祖”“清明节·踏青”和“清明节·插柳”。这是中国邮政继《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之后发行的第五套以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材的特种邮票。
《清明节》特种邮票由刘赦和康凯师生共同设计,采用传统的中国画工笔重彩来表现,形式古朴,色彩典雅,画面生动。3枚邮票图案人物活动均在野外:蓝天、白云、小草,以体现清明时小草青青、大气洁净的“洁齐清明”之说。邮票中的人物均为古装人物,体现出传统清明节的历史久远。
第一枚“祭祖”:祭祖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这枚邮票图案表现的是帝王祭祖的大型官祭场景,左侧下角的墓坊以示皇陵。皇帝焚香祭祖,众大臣簇拥,背景为青绿远山,以点明“清明这样一个清润明朗的时节”。
第二枚“踏青”:清明是人们春游的好时节,大人小孩在这一时节纷纷出去放风筝,有些人还把风筝线剪断,凭风将风筝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这枚邮票图案表现的是古代小孩子在清明时在郊外放风筝的情景。画面中的孩子们露出的膀子和小腿,意在表现冬去春来天气变暖的清明气候。
第三枚“插柳”: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值此清明佳节柳条发芽之际,人们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在北方则演变成清明节前后为植树造林的季节,因而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民谚。这枚邮票图案表现的是古时人们在清明节栽种柳树的情景。
另外,2004年10月18日我国曾发行《清明上河图》特种邮票,全套9枚小版全张,张内三横连9枚邮票连接起来是此画完整的长卷。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以北宋汴京(今开封)为背景,以汴河两岸风光民俗为题材,逼真详尽地描绘了当时城乡人民清明节竞相出游的场景,画面上人物众多,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古代清明时节人们迎春出游盛况的一个缩影。
中国邮政还于2015年2月4日(立春)发行了《二十四节气(一)》特种邮票,1套6枚,其中第5枚“清明”的图案是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
在此以前,我国台湾省邮政部门曾两次发行《清明上河图》题材的邮票,但表现的并不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而是清乾隆元年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5位宫廷画家合作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笔墨精工,设色绮丽。之一是1968年6月18日发行的《故宫名画清明上河图》邮票,全套7枚,前5枚为长卷式横连,图案截取画卷中描绘街景风光和汴河秀色的部分,后2枚为单票,图案展现的是御花园、城墙、城门和汴京桥等景观。之二是1969年5月20日发行的《清明上河图古画特写》邮票,全套5枚,前两枚连票为迎亲图,图案为迎亲乐鼓和花轿,后3枚为单票,图案依次为牛车、画店、茶摊。
《中国恐龙》邮票编辑陈静芝(右)与设计者赵闯察看邮票过程稿。其中,永川龙所占比例较大,票面可呈现其凶猛有力的头部。
多彩贵州邮资图主图介绍:习称赞贵州为“公园省”,此枚邮资图以“多彩贵州”为主线,秉承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理念,以不同色块表现出贵州红色文化、山地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
难怪华北地区的一些收藏家对龙门石窟小型张纪念邮票赞不绝口。
在2014年的时候我国发行的一组红楼梦题材的邮票中包含了一张红楼梦小型张,很多人都在问这张小型张是否值得去收藏?
为了纪念举办亚洲最大的集邮展的光荣事迹,正式发行的宝鼎无齿小型张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迅速的风靡开来在国内外的价格目前都是在人民币80元左右,就的批发价格也不会低于50元。
中国邮政定于2017年10月3日发行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纪念邮资信封一套1枚。信封规格为220毫米×110毫米,信封邮资图面值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