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49年,中华邮政发行。面值1元(桔)、10元(绿)、20元(紫棕)、50元(墨绿)、100元(桔棕)、200元(桔红)、500元(枚紫)、800元(玫红)、1000元(蓝)。上海大东书局承印。
1949年,中华邮政发行。全套共9枚。面值1元(桔)、10元(绿)、20元(紫棕)、50元(墨绿)、100元(桔棕)、200元(桔红)、500元(枚紫)、800元(玫红)、1000元(蓝)。齿孔度数为14。凹版印刷。上海大东书局承印。
发行日期:1949.1.6(民国38年)
齿孔度数:14
印刷版别:雕刻版
图幅:18x21
全张枚数:200(20x10)
纸质:道林纸、无胶
印刷:大东书局上海印刷厂
自民国37年8月20日改革币制通用金圆券后,一面暂将余存之国币邮票加盖改值售用,一面积极筹印金圆邮票。票面正中印国父像,大致与该厂以前各项凹版所印者相同,不加边框,亦无陪衬花纹,图案简洁。
1949年,中华邮政发行。上海大东书局承印。大东1版与2版除齿孔不同外,其版式显着不同处为:大东一版「國」字之一点,在横地右边,与横相连。大东2版「國」字之一点,在1横的上边,与横及上端相连。
1949年,中华邮政发行。面值1分(黄绿)、2分(桔)、4分(蓝绿)、10分(紫)、16分(桔红)、20分(蓝)、50分(棕)、100分(浅蓝)、500分(红)。重庆华南印刷厂承印。 2分,桔黄,出现一种变体票:横缝及顶边漏齿。
1分及2分邮票需用特多,造册处加盖的票已经不足以使用,另将伦敦版蟠龙票交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加盖,也用宋体字,但“国”字大,通称“加盖大国字”。
银圆虽未明另为通货本位,实已取代了“金圆券”。1949年中华邮政只得发行无面值“单位邮票”以供急需,各类邮件的资费,均用银圆为基数,发售邮局按照当日银圆牌价折合“金圆券”售用。
2分,橄绿; 1元,褐色,红棕; 5元,灰蓝,红;除面值10元邮票在安徽省寿县发行过外,其余五种均未正式发行。
原定自是年11月1日起实行,附加费为1元。嗣奉令缓办,于10月26日再急电各局不予发行,但边远地区,因交通不便,转令未能及时到达,届期仍有若干地区售用数日。
普28 中信版孙中山像邮票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香港沦陷。香港印刷邮票已无可能,中华邮政就委托重庆中央信托局印刷厂及福建南平的百城印务局分任印票工作,自1942年起陆续发行。齿孔度数为10.5-12及13。纸质较复杂,分有条纹土纸,无条纹厚、薄士纸,无条纹厚、薄士纸,道林纸等。
普8 北京二版帆船、农获、牌坊邮票
0.5分,灰棕。薄纸出现一种变体票 :横双连中缝漏齿。 1分,桔黄。 2分,草绿。 3分,蓝绿。 4分,橄绿。 5分,玫紫。 8分,桔红。 15分,深蓝。 20分,棕红。 30分,紫棕。 1元,褐、桔棕。 20元,蓝、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