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42年10月9日邮政总局通知各区政管理局及办事处,因收支不能相抵,亏损甚多,奉准于邮资之外,加收附加费,要求各区将库存中信版1角6分票加盖“国内平信附加已付”字样备用。原定自1942年11月1日起施行,平信附加费为1元。
1942年10月9日邮政总局通知各区政管理局及办事处,因收支不能相抵,亏损甚多,奉准于邮资之外,加收附加费,要求各区将库存中信版1角6分票加盖“国内平信附加已付”字样备用。原定自1942年11月1日起施行,平信附加费为1元。共收1.16元。邮政总局又于1942年10月26日急电各区不发行加盖“国内平信附加已付”票。但福建、湖北、甘宁青、安徽、河南等邮区未及时收到电报,如期出售加盖票,故此加盖票也在有些邮区尚未正式发行。
共14种加盖票:
(一)湖南加盖
发行日期:1942.11.1(民国31年)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加盖:邵阳资一印刷社
(二)河南加盖
发行日期:1942.11.1(民国31年)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三)江西加盖
发行日期:1942.11.1(民国31年)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四)福建加盖
发行日期:1942.11.1(民国31年)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五)贵州加盖
发行日期:1942.11.1(民国31年)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六)云南加盖
发行日期:1942.11.1(民国31年)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七)甘宁青加盖
发行日期:1942.11.1(民国31年)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八)广东加盖
发行日期:1942.11.1(民国31年)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九)西川加盖
发行日期:1942.11.1(民国31年)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加盖: 成都大公印刷局
(十)广西加盖
发行日期:1942.11.1(民国31年)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加盖:广西印刷厂
(十一)安徽加盖
发行日期:1942.11.1(民国31年)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十二)东川加盖
发行日期:1942.11.1(民国31年)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加盖:中兴印务局
(十三)湖北加盖
发行日期:1942.11.1(民国31年)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十四)陕西加盖
发行日期:1942.11.1(民国31年)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加盖:西京茂记印刷所
以上1~5为黑色加盖;6~14为红色加盖。
1为手写6号仿宋字体石印加盖,两行间距9.5~10.5mm,P13,200(20*10) ,邵阳资一印刷社。
2为5号宋字加盖,两行间距12mm,P13,200(20*10*10),成都大公印刷局。
3为5号宋字加盖,两行间距8mm,P13,50(10*5),西峡口豫德印刷局。 4 为5号宋字加盖,两行间距10.5mm,P13,100(10*10),西京茂记印刷厂。 5 为5号宋字加盖,两行间距11mm,P13,100(10*10),广西印刷厂。
6 为手写楷字石印加盖,两行间距9.5~11mm,P13,100(10*10)。
7 为新5号宋字加盖,两行间距10mm,P13,200(20*10),广东曲江大芳印刷厂。
8 为新5号宋字加盖,两行间距8.5mm,P13,200(20*10),贵阳京汉印书馆。
9 为新5号宋字加盖,两行间距8~8.5mm,P13,200(20*10),重庆南京中兴印务局。
10 为5号宋字加盖,两行间距8.5mm,P10.5~11.5,200(20*10),湖北省立印刷所。
11 为5号宋字加盖,两行间距9.5mm,P13,200(2*10*10)。
12 为5号宋字加盖,两行间距10.25mm,P13,200(2*10*10),赣县大东书局江西印刷分厂。 13 为5号宋字加盖,两行间距10.5~11.5mm,P13,200(2*10*10)。
14 为5号宋字加盖,两行间距11.5mm,P13,200(20*10),五华印务局。
1949年,中华邮政发行。上海大东书局承印。大东1版与2版除齿孔不同外,其版式显着不同处为:大东一版「國」字之一点,在横地右边,与横相连。大东2版「國」字之一点,在1横的上边,与横及上端相连。
1949年9月,中华邮政发行香港亚洲版单位邮票。图案和刷色等与“上海大东版”单位邮票相同。香港亚洲石印局承印。
0.5分,深褐; 1分,桔黄; 2.5分,玫紫; 4分,蓝灰; 15分,棕紫; 30分,棕紫,出现一种变体票:横双连直缝漏齿; 北平版票齿孔为14度,香港版虽亦有14度票,但极少见,一般均属12.5度之中齿票。
上海大业印刷公司加盖的金圆邮票,其分数票中除国父像渝中央版30元改5分外,均用5号方体「金圆」两字及5号方体阿拉伯数字特制字模,浇凸版,分四种形式加盖。角数票另用5号楷字及5号方体阿拉伯数字浇版,加盖改值,角数票字体特征如下:
黑字0.5分,棕,出现两种变体票:倒盖、复盖。 红字2分,深绿,出现两种变体票:横双连中缝漏齿、直双连中缝漏齿。全套自半分至5圆共15枚,发交各地售用。
2分,橄绿; 1元,褐色,红棕; 5元,灰蓝,红;除面值10元邮票在安徽省寿县发行过外,其余五种均未正式发行。
普53 上海大东二版孙中山像金圆邮票
1949年,中华邮政发行。上海大东书局承印。大东1版与2版除齿孔不同外,其版式显着不同处为:大东一版「國」字之一点,在横地右边,与横相连。大东2版「國」字之一点,在1横的上边,与横及上端相连。
普52 印花税票改作“金圆”邮票
为供应“金圆”面值邮票应急,中华邮政就将印花税票加盖邮政标记暂代邮票使用。印花税票原票有平版及凹版印刷两种。平版承印厂有大东、大业、中央、振明四厂;凹版有大东、大业等不同版别,细微处各有特征可分。
普56 上海大东版飞雁图基数邮票
民国38年4月以后金圆券贬值,若干省区,市场上已开始以银圆为计值标准,渐有恢复银本位之势。邮资于同年5月13日起,恢复以前之银圆基本费率,同时另印基数邮票售用,规定在使用银圆地区按照基数售收银圆,在使用金圆券地区,则按当地折合率折售金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