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41年11月1日新闻纸邮资由半分调整为1分,半分邮票不复适用,各区邮政管理局分别将存票就地加盖改作1分票售用。此项加盖票,通用于广东邮区,故称湘粤加盖。
1941年(民国30年)11月1日新闻纸邮资由半分调整为1分,半分邮票不复适用,各区邮政管理局分别将存票就地加盖改作1分票售用。
(一)湘粤加盖
发行日期:1942.8(民国31年)
1、纽约版大字;2、纽约版小字;
3、港烈大字平顶“分”;4、港烈小字低“1”;5、港烈粗“1”;6、北平烈士高版高“1”;7、北平烈士矮版粗“1”
加盖全张枚数:200(20x10)
4号仿宋体,石印加盖红色,因系手写,故颇不一致,有大小字之分,阿拉伯数字「1」之大小尤为显着。壹字简写作「一」。此项加盖票,通用于广东邮区,故称湘粤加盖。两行间距7mm。
(二)福建加盖
发行日期:1942.5.16(民国31年)
港烈,细“分”(粗“分”变体)
加盖全张枚数:200(2x10x10)
4号宋体铅字活版加盖红色,数值「一」字,亦系简写。两行间距9mm。
(三)江西加盖
发行日期:1942.8(民国31年)
港烈
加盖全张枚数:200(2x10x10)
4号宋体铅字加盖红色,数值用大写之「壹」字,「改作」与「壹分」间之横距,较他区加盖者为窄,阿拉伯数字「1」地位较高,与「作」「分」2字相齐。两行间距5mm。
(四)广西加盖
发行日期:1943.7(民国32年)
1、港烈一次加盖深红(二次加盖浅红);2、北平烈士高版浅红;3、北平烈士矮版浅红
加盖全张枚数:50(5x10)
4号宋体铅字加盖红色,数值用大写「壹」字,加盖横距较江西区加盖者为阔,数字「1」字较低。两行间距7mm。
“伦敦二版”俗称双票。 1分,橘黄,出现一种变体票:“中”字下的第二条横线完整。 P.S. 从印制版别上看,第一版应为“双圈”票,第二版才为“单圈”票;从发售时间上区分,“单圈”票在先,“双圈”票在后。
1947,中华邮政发行。其中部分邮票纸质有厚薄之分,图幅也有阔版、窄版、高版、矮版的差异。因该票右下角边框中有梅花图案,也称“梅花一版”。
1分、4分、1角、2角为5号篆字由上海正中书局加盖绿、黑或蓝色。)4分、1角、1圆为6号美术字由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加盖蓝、红棕或黑色。5角两种为6号宋字由上海中华书局永宁印刷厂加盖红色。
1944年,中华邮政发行。图案与中信版孙中山像邮票相同,唯母模暗记不同,刷色也不同。纸质有宣纸,道林纸等。福建南平百城印务局承印。
1949年,中华邮政发行。面值10元(绿)、20元(棕紫)。上海中央印刷厂承印。 20元,紫棕,出现2种变体票:P13、P14;
蓝字0.5分(棕),出现一种变体票:直双连中缝漏齿。 红字1分(赭黄),出现五种变体票:横双连中缝漏齿、原票大头“壹”、原票“壹”壬字头、顶边漏齿、底边漏齿。
普50 上海大东一版孙中山像金圆邮票
1949年,中华邮政发行。面值1元(桔)、10元(绿)、20元(紫棕)、50元(墨绿)、100元(桔棕)、200元(桔红)、500元(枚紫)、800元(玫红)、1000元(蓝)。上海大东书局承印。
普42 孙中山像烈士像加盖“国币”改值邮票
原票为先烈像香港版,由上海中华书局永宁印刷厂以特制之5号楷字及阿拉伯数字加黑白相间之棋盘式花框,浇制凸版,加盖黑色,数值分列两旁,上端印阿拉伯数字框(图52)。通称「永宁上框国币票」。
普47 上海大东三版孙中山像邮票
1948年,中华邮政发行。图案与“大东二版”基本相同,但区分较容易:“大东三版”面值都在万元以上,且为单色;左下角面值框中“大东二版”有角、分位如“20000”,“大东三版”无角、分位如“20000”。上海大东书局水印。也称“梅花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