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至同年12月1日,国内平信邮资再度改为1角6分,其他尚未加盖的各地区,没有再加盖。数字的字体较小,位置略高,与「作」「分」2字相齐。
1941年(民国30年)11月1日国内邮资调整,各地互寄平信邮资每20公分由8分改为1角5分,当时1角5分票库存不多,于是将存量较多之8分邮票提出一部分照以前加盖「暂作3分」例:就地加盖「暂作7分」字样,备搭配8分邮票售用。但至同年12月1日,国内平信邮资再度改为1角6分,其他尚未加盖的各地区,没有再加盖。数字的字体较小,位置略高,与「作」「分」2字相齐。
(一)东川加盖
发行日期:1941.11(民国30年)
中华改版、“7”字较瘦,低于“作”、“分”。
加盖全张枚数:200(20x10)
4号楷体铅字加盖黑色,阿拉伯数字笔划较细,地位偏下。
(二)江西加盖
发行日期:1941.11(民国30年)
大东实钮版
加盖全张枚数:100(10x10);200(20x10)
4号宋体铅字加盖黑色,阿拉伯数字字体较小,地位略高,与「作」「分」2字相齐。
加盖:各区邮政管理局
(三)福建加盖
发行日期:1941.11(民国30年)
1、中华原版;2、大东实钮版
加盖全张枚数:200(2x10x10)
5号宋体铅字加盖黑色,数字「7」字之地位偏下,字体较小。
加盖:各区邮政管理局
(四)浙江加盖
发行日期:1941.11(民国30年)
1、大东实钮版;2、大东空钮版
加盖全张枚数:100(4x5x5)
4号楷体铅字加盖黑字,数字「7」粗大,地位较高,与「作」「分」2字相齐。
加盖:各区邮政管理局
1949年,中华邮政发行。上海大东书局承印。大东1版与2版除齿孔不同外,其版式显着不同处为:大东一版「國」字之一点,在横地右边,与横相连。大东2版「國」字之一点,在1横的上边,与横及上端相连。
民国38年4月以后金圆券贬值,若干省区,市场上已开始以银圆为计值标准,渐有恢复银本位之势。邮资于同年5月13日起,恢复以前之银圆基本费率,同时另印基数邮票售用,规定在使用银圆地区按照基数售收银圆,在使用金圆券地区,则按当地折合率折售金圆券。
8分,橄绿(实钮);大东版仅有5分、8分两种。 2. 大东版圆数票「圆」字内「贝」部,右侧1竖与右下1点不连。
1分,红色加盖。 1分,红色加盖,出现一种变体票:”ct”后漏点。 民国11年11月1日起调整邮资,国内平信邮费由3分改为4分,事前曾添印大量4分邮票备用。
1945.10.9,5号宋体字加盖,[Pr]河南开封建华印刷厂。自民国34年10月9日开始发行,俟新邮票发到,于同年12月15日公告停用。 30分,紫棕,出现两种变体票:“圆”字倒盖、横骑缝盖;
1945年,中华邮政发行。面值2元(绿)、5元(深绿)、10元(深蓝)、20元(红)、齿孔度数为12.5。纸质分有条纹土纸、无条纹土纸、白垩纸等。重庆大东书局印刷。 20元,红,出现一种变体票:双面印。
普60 重庆华南版孙中山像基数邮票
1949年,中华邮政发行。面值1分(黄绿)、2分(桔)、4分(蓝绿)、10分(紫)、16分(桔红)、20分(蓝)、50分(棕)、100分(浅蓝)、500分(红)。重庆华南印刷厂承印。 2分,桔黄,出现一种变体票:横缝及顶边漏齿。
普8 北京二版帆船、农获、牌坊邮票
0.5分,灰棕。薄纸出现一种变体票 :横双连中缝漏齿。 1分,桔黄。 2分,草绿。 3分,蓝绿。 4分,橄绿。 5分,玫紫。 8分,桔红。 15分,深蓝。 20分,棕红。 30分,紫棕。 1元,褐、桔棕。 20元,蓝、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