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邮票介绍:1941年,中华邮政发行。美国钞票公司承印。其中2元票有中心倒印大变体,传世很少。其中14种为1941年2月21日发行,2分及翠蓝8分为1941年4月21日发行。 2009年1月18日,2元国父像倒盖票在斯宾客拍卖行邮票拍卖会上拍出£72,000的价格。
邮票介绍:1941年,中华邮政发行。全套共16枚。面值半分(褐)、1分(桔黄)、2分(蓝)、5分(绿)、8分(桔红)、8分(翠蓝)、1角(翠绿)、1角7分(橄绿)、2角5分(枚紫)、3角(红)、5角(深蓝)、1元(棕与黑)、2元(蓝与黑)、5元(红与黑)、10元(绿与黑)、20(紫与黑)。齿孔度数为12。凹版印刷。美国钞票公司承印。其中2元票有中心倒印大变体,传世很少。
发行日期:1941.2.21~4.2(民国30年)
齿孔度数:12印刷
版别:雕刻版,无水印
图幅:18.5x22.5
全张枚数:(1)-(11)400(2x10x20);(12)-(16)300(6x10x5)
印刷:纽约美国钞票公司
抗战前期,除了在香港印制大批邮票外,并曾交由纽约美国钞票公司(American Bank Note Co. of New York)以雕刻凹版印制国父像邮票一批,国父像居中,边框设计简洁美观,上刊国徽,数值分列2角。全套16种,分数及角数票系单色,圆数票国父像为黑色,另套印不同颜色之边框。其中14种为1941年2月21日发行,2分及翠蓝8分为1941年4月21日发行。
2009年1月18日,2元国父像倒盖票在斯宾客拍卖行邮票拍卖会上拍出£72,000的价格。如下图所示:
抗战期中,邮票多在后方印制,国内因限于技术及物质条件,制品均嫌粗陋。 全套原有7种面值,其中1元、2元两种于民国33年10月发行。20元、30元、50元等3种于民国35年3月起发行。
1942年10月9日邮政总局通知各区政管理局及办事处,因收支不能相抵,亏损甚多,奉准于邮资之外,加收附加费,要求各区将库存中信版1角6分票加盖“国内平信附加已付”字样备用。原定自1942年11月1日起施行,平信附加费为1元。
0.5分,灰棕,出现一种变体票:底边漏齿。 7分,深紫。 13分,棕 。 2元,黑、蓝,出现一种变体票:中心倒印。
1949年,中华邮政发行。面值10元(绿)、20元(棕紫)。上海中央印刷厂承印。 20元,紫棕,出现2种变体票:P13、P14;
1948年,中华邮政邮资大幅度上涨,各版孙中山像邮票面值已不适合使用,于是便在这些邮票上加盖高额“国币”面值售用。上海大业印刷公司加盖。
1945年,中华邮政发行。面值2元(绿)、5元(深绿)、10元(深蓝)、20元(红)、齿孔度数为12.5。纸质分有条纹土纸、无条纹土纸、白垩纸等。重庆大东书局印刷。 20元,红,出现一种变体票:双面印。
普53 上海大东二版孙中山像金圆邮票
1949年,中华邮政发行。上海大东书局承印。大东1版与2版除齿孔不同外,其版式显着不同处为:大东一版「國」字之一点,在横地右边,与横相连。大东2版「國」字之一点,在1横的上边,与横及上端相连。
普43 上海大东一版孙中山像邮票
抗战胜利复员后,第1次在上海交由大东书局上海印刷厂以雕刻凹版印制国父像邮票,上为国徽,格式与以前所印者大致相同,惟边框花纹较为精细。全套11种,自20元至5,000元,最大面值5000元票系双色套印。 100元,深红,出现一种变体票:直双连横缝漏齿。
普42 孙中山像烈士像加盖“国币”改值邮票
原票为先烈像香港版,由上海中华书局永宁印刷厂以特制之5号楷字及阿拉伯数字加黑白相间之棋盘式花框,浇制凸版,加盖黑色,数值分列两旁,上端印阿拉伯数字框(图52)。通称「永宁上框国币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