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26年国内各地互寄平信邮资为5分,库存4分邮票既不适用,且与5分票同为绿色,发售时易于混淆,以部分加盖改为1分票,以便与未加盖之4分票搭配售用。1分票于民国26年3月间发行,8分及1角2种续于民国27年7月间发行。
1分红字加盖(原为4分绿),出现两种变体票:窄版等长线、宽版。
8分黑字加盖(原为40分橘黄色),出现一种变体票:叠模。
10分红字加盖(原为25分蓝色),出现一种变体票:宽版。
(相关概念请参见,普11、普13)
1937.3-1938.7(民国二十六年三月至二十七年七月)四号楷体字加盖,普14.1、普14.2 200(10*20),普14.3 200(20*10),[Pr]北平财政部印刷局。
民国26年国内各地互寄平信邮资为5分,库存4分邮票既不适用,且与5分票同为绿色,发售时易于混淆,以部分加盖改为1分票,以便与未加盖之4分票搭配售用。又2角5分及4角邮票用途亦不多,分别加盖改为1角及8分邮票售用。3种改值票均由北平财政部印刷局,以4号楷字及阿拉伯数字,于票面两旁及下端加盖红或黑色。1分票于民国26年3月间发行,8分及1角2种续于民国27年7月间发行。
原票为伦敦德纳罗公司凹版印制的国币面值包裹印纸。由上海三一印刷公司以5号楷字及方体阿拉伯数字,浇版黑或红色,加盖「改作邮票」及「金圆×圆」字样于票面主图的两旁,阿拉伯数字在下端。
1938.11.11,雕刻版,P12.5,19.5mm*23mm,50,[P]香港中华书局。 1939,P12.5,梳式齿和线式齿两种。最初由香港中华书局以雕刻凹版双套色印制3种,以国父像为中心图案。国徽两旁双横线内为空白,通称“空框”。
1949年,中华邮政发行。面值10元(绿)、20元(棕紫)。上海中央印刷厂承印。 20元,紫棕,出现2种变体票:P13、P14;
原定自是年11月1日起实行,附加费为1元。嗣奉令缓办,于10月26日再急电各局不予发行,但边远地区,因交通不便,转令未能及时到达,届期仍有若干地区售用数日。
蓝字0.5分(棕),出现一种变体票:直双连中缝漏齿。 红字1分(赭黄),出现五种变体票:横双连中缝漏齿、原票大头“壹”、原票“壹”壬字头、顶边漏齿、底边漏齿。
4号方体铅字加盖红色﹐数值「肆」字为大写﹐阿拉伯数字「40」地位偏下。至民国31年12月1日邮资再度调整,除已由东川、西川、云南、湘粤等区加盖发行外,其他尚未加盖的各区即不再办理,此票也称“湘粤加盖”。
普54 重庆华南版孙中山像金圆邮票
民国38年春,京沪受到威胁,由上海印制邮票供应西南各区,中断,于是将大东书局沪厂印制金圆邮票之原图案,以照相制成玻璃版,航寄重庆,交由华南印刷厂翻制胶版,用平印方法添印。图案文字虽相同,惟版纹更较大东厂平版者为粗糙,纸质亦较粗松。
普50 上海大东一版孙中山像金圆邮票
1949年,中华邮政发行。面值1元(桔)、10元(绿)、20元(紫棕)、50元(墨绿)、100元(桔棕)、200元(桔红)、500元(枚紫)、800元(玫红)、1000元(蓝)。上海大东书局承印。
普38 伪华北票改作“国币”邮票
1945.10.9,5号宋体字加盖,[Pr]河南开封建华印刷厂。自民国34年10月9日开始发行,俟新邮票发到,于同年12月15日公告停用。 30分,紫棕,出现两种变体票:“圆”字倒盖、横骑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