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红字1分(赭黄),发行2339枚,出现两种变体票:原票大头“壹”、原票“壹”壬字头。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代封建王朝后,1912年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清欠资邮票上亦加盖“临时中立”字样8枚。
红字1分(赭黄),发行2339枚,出现两种变体票:原票大头“壹”、原票“壹”壬字头。
红字3分(蓝绿),发行2818枚。
红字7分(紫棕),发行492枚。
红字16分(橄绿),发行200枚。
红字50分(淡绿),发行87枚。
黑字1元(红、玫红),发行156枚。
黑字2元(棕红、黄),发行93枚。
黑字5元(绿、粉红),发行52枚。
1912.3.20(民国元年三月二十日),五号宋体字再加盖于“临时中立”加盖票,上海邮政供应股,普2.1及普2.5 20(4×5);普2.2-普2.4 25(5×5);普2.6-普2.8 48(8×6)。
原票已经加盖“临时中立”票15枚。也因所盖文字欠妥,复交造册处,再度以5号宋字直行加盖红或黑色「中华民国」4字,与「临时中立」成十字形。分发汉口、南京、长沙各局售用。加盖之原票亦15种,与「临时中立」票同,但汉口局仅售出8种,南京局仅售出1分、3分、1角6分、1元、2元及5元6种,长沙局则只售出1分1种,发行不久,亦即停售。其余各票,均未发行。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代封建王朝后,1912年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先生担任了临时的大总统。清王朝时候的邮票不再能够在中华民国使用,但是那个时候的邮票还来不及印制,所以孙中山先生就任命当时邮政总办法国人帛黎令上海海关造册处在清三次蟠龙票上分别用红、黑两色加盖“临时中立”字样售用,全套共15枚。在清欠资邮票上亦加盖“临时中立”字样8枚。来表示这是中华民国的邮票,但是一经发行就遭受了很多人的反对,所以也就停用了。
“伦敦二版”俗称双票。 1分,橘黄,出现一种变体票:“中”字下的第二条横线完整。 P.S. 从印制版别上看,第一版应为“双圈”票,第二版才为“单圈”票;从发售时间上区分,“单圈”票在先,“双圈”票在后。
1949年9月,中华邮政发行香港亚洲版单位邮票。图案和刷色等与“上海大东版”单位邮票相同。香港亚洲石印局承印。
抗战胜利复员后,第1次在上海交由大东书局上海印刷厂以雕刻凹版印制国父像邮票,上为国徽,格式与以前所印者大致相同,惟边框花纹较为精细。全套11种,自20元至5,000元,最大面值5000元票系双色套印。 100元,深红,出现一种变体票:直双连横缝漏齿。
上海大业印刷公司加盖的金圆邮票,其分数票中除国父像渝中央版30元改5分外,均用5号方体「金圆」两字及5号方体阿拉伯数字特制字模,浇凸版,分四种形式加盖。角数票另用5号楷字及5号方体阿拉伯数字浇版,加盖改值,角数票字体特征如下:
1947,中华邮政发行。其中部分邮票纸质有厚薄之分,图幅也有阔版、窄版、高版、矮版的差异。因该票右下角边框中有梅花图案,也称“梅花一版”。
1945年,中华邮政发行。面值2元(绿)、5元(深绿)、10元(深蓝)、20元(红)、齿孔度数为12.5。纸质分有条纹土纸、无条纹土纸、白垩纸等。重庆大东书局印刷。 20元,红,出现一种变体票:双面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