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元璋铸“大中通宝”分前后两个阶段。入谱“大中通宝背桂五”钱,直径约38毫米余,请参见后附入谱拓图。而今展此枚“大中通宝背桂五”,则非诸谱所载之式,其钱文书意和尺寸皆为不同,乃为更罕见之品。
大中通宝,乃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前称吴王时(公元1361—1367年)始铸于应天府(今南京)。朱元璋铸“大中通宝”分前后两个阶段。一是,称帝前铸大中通宝,龙凤十年,即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平陈友琼后,朱元璋在江西置货泉局,续铸大中通宝。颁行五等钱式。二是。称帝后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再铸。第二次再铸,即背面铸有各省铸钱局局名,计有北平、豫、济、京、浙、福、鄂、广、桂等,每局各铸五等,主铸材质青铜。
中通宝背桂五,历谱有载,因遗存很少,属于大中钱品系中的珍贵品种之一。入谱“大中通宝背桂五”钱,直径约38毫米余,请参见后附入谱拓图。而今展此枚“大中通宝背桂五”,则非诸谱所载之式,其钱文书意和尺寸皆为不同,乃为更罕见之品。
元代“大中通宝”背“桂五”一枚,估价:(人民币):50,000-60,000元;成交价格:8064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古钱、银锭;成交时间:2010-11-16 09:00。
爱藏网正在0元起出售各种古钱币通宝,有兴趣的泉友下载爱藏APP注册即可了解更多【买卖古钱币及鉴定真假估价】
大中通宝——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前称吴王时始铸于应天府(今南京)。朱元璋铸“大中通宝”分前后两个阶段。“京”字当十钱较各行省当十钱微大。大中通宝背鄂,为背纪局钱,乃时鄂局所铸。其中,折五以下为穿上“鄂”字,未如折十一样铸纪值字。
且铸造时间短,流通范围小,发行数量有限,出土或传世至今的大中通宝更是十分稀少,因此显得尤其珍贵。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大中通宝背十还会有一定的升值潜力,后面大中通宝背十会越来越少,升值的空间是可观的。
大中通宝相对其他的古钱币来说是比较少见的,因为大中通宝当时在发行时,主要表彰的是朱元璋的丰功伟绩,只象征的发行了一部分,目前传世数量比较少。且铸造时间短,流通范围小,发行数量有限,出土或传世至今的大中通宝更是十分稀少,因此显得尤其珍贵。
大中通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元末起义军领袖朱元璋称吴王时所铸。大中通宝背字记京城及各行省简称。元末社会动乱,纸币支持的经济体系严重破坏,元境内各地先后恢复了铜钱的流通。
在他所占领的区域之内,已经初步建立了完整的政府机构,并且印制发行了流通货币大中通宝。此时,大中通宝被再次铸造。而到了2015年,已经有藏家愿意以五万元一枚的价格出手。
大周政权张士诚目光短浅,飘忽不定,终被处死。最终统一了中国。两年后,郭子兴及其子先后亡故,朱元璋接手起义军,大权在握。对于郭子兴的后事则格外上心,立碑立传,仁义之致。
大中通宝背上鄂鉴定价格 大中通宝背上鄂真品图片
币有穿部,内外部均匀,正面书有“大中通宝”四字,布局疏朗,“通”字为单通。其中,折五以下为穿上“鄂”字,未如折十一样铸纪值字。朱元璋称帝后铸造的“大中通宝”钱背均有纪地或纪值文字,为明代铸币,是品当属后者。
大中通宝背京小平价格 大中通宝背京小平图片
大中通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元末起义军领袖朱元璋称吴王时所铸。元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在应天府设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以四文为一钱、四十文为一两、四百文为一贯。大中通宝背字记京城及各行省简称。“京”字当十钱较各行省当十钱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