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永历通宝是南明桂王政权的铸币。
永历通宝是南明桂王政权的铸币。《三藩纪事本末》对此有较为明确的记载:“永明王神宗孙,避于梧州,于丙戌改元‘永历’,其钱有大小4种。这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末农民战争之中。和兴朝通宝一样,是乱世的产物。永历通宝是南明政府的铸币,它在很多特点上都与兴朝通宝相似,比如铸行量大,铸行时间长,属于“滇派”风格——钱文多出自匠人之手,因此字体古拙朴素;内郭、外郭都较其他钱币为宽,钱好打磨不甚精整;用材单一,多为铜币;铸工较粗糙,但钱体分量十足。
永历通宝背壹分,直径36.8厚度1.5重量9.95g,藏品价格:140元
永历通宝该钱背面竖列“壹分”币值,值银壹分。南明时期,因国家骤乱,铜钱错杂,物价朝升夕降,难以稳定,民众皆舍铜用银。该钱铸工精良,文字劲朗。持手把玩,南明永历一十六载痛史宛现眼前!由于当时的清军已经入关多年,导致当时社会动荡,物件不稳,钱币不统一。
小“壹分”折银钱的“历”字,目前已发现有四种写法,分别为厂字头内“双木一日”、“双禾一日”、“双木一目”、“双禾一目”四种版别(如图1和图2),其中以“双禾一日”、“双木一日”这两种版别较为少见。而大“壹分”折银钱的“历”字,则多为“双禾一日”。
永历通宝背壹分:340元
永历通宝背壹分(45.86~46.17)*(2.15~2.23)mm 21.17g钱体轻微不平,有修补:680元
永历通宝背壹分(36.1~36.35)*(1.5~1.53)mm 10.71g:620元
爱藏网正在0元起出售各种古钱币通宝,有兴趣的泉友下载爱藏APP注册即可了解更多【买卖古钱币及鉴定真假估价】
永历通宝是南明桂王政权的铸币。南明时期,因国家骤乱,铜钱错杂,物价朝升夕降,难以稳定,民众皆舍铜用银。由于当时的清军已经入关多年,导致当时社会动荡,物件不稳,钱币不统一,《永历通宝》存世量稀少,臻品难求,此枚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先是永历五年二月,占有云贵地的孙可望接受永明王封号,联合抗清,也在云贵地区铸有“永历通宝”钱。意思之一是皇帝命令各级文武官员留守广东,辅佐大明,恢复江山。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因李定国保卫桂王永历政权有功,所以永历帝敕命户部、工部、五军都督府及各道、府,由李定国“留粤辅明”。因此,永历帝对重兵在握的李定国寄予厚望,“御敕部道都府定国留粤辅明”。
永历帝在广东坚持十六年之久,于1662年被吴三桂父子绞死于昆明,故永历钱传世颇多。这种风格对后世吴三桂的“利用”、“昭武”及其孙吴世王番的“洪化”诸钱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直到清朝咸丰、同治朝,滇贵两省所铸大钱亦隐约可见其踪影。
永历通宝是南明桂王政权的铸币。永历钱铸行量大,铸行时间长,开创了一派自己的风格——“滇派”,其影响十分深远……此钱直径;31.3毫米,厚度;1.4毫米。 关于收藏价格,明朝永历通宝背一分小钱收藏价格在150元左右,价格不高。
永历通宝,乃明末南明桂王政权之铸币。永历通宝钱铸行量较大,铸行时间亦较长,独具风格的所谓“滇派”铸钱的始祖,其影响较为深远,后来的“利用”、“昭武”、“洪化”诸钱,皆受其风格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