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面积32000多平方公里。海南岛森林资源丰富,以出产优质热带木材着称。同时这套邮票的发行也不仅给人们展现出了当地优秀的人文景观,也很好地促进了国家对于海南建省各方面事业的开发建设。
1988.4.20。影写版。P11.5。 31mm*38.5mm。 50(10*5)。[G]。
[A](4-4)林毓豪。 [D]吴建坤。 北京邮票厂。
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面积320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热带植物资源宝库,盛产橡胶、椰子、甘庶、咖啡和热带水果。海南岛森林资源丰富,以出产优质热带木材着称。由于四面环海,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盐业也很发达,为了进一步加速海南的开发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
4-1为“五指山”。主图为海南的热带植物椰树和正在树下散步的行人,远处为房屋和横卧的五指山。 五指山是海南的象征,它横亘于海南岛中部偏南,原始森林覆盖满山。
4-2为“万泉河”。主图为清澈的万泉河水激荡奔流。万泉河全长约160公里。它发源于五指山,横穿海南中部的琼中、琼海二县,在东海岸的博鳌港奔流入海。
4-3为“天涯海角”。它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 24公里,海水湛蓝,水天一色,海滩上耸立着无数巨石。清代的崖州知州程哲等题刻“天涯”、“海角”、 “南天一柱”等字,故称“天涯海角”。设计者运用装饰手法,将“天涯”、“海角”、“南天一柱”这三块刻石加以集中表现,并与宽阔的海洋构成一个整体画面。
4-4为“鹿回头”。海南省有少数民族人口70多万,其中绝大多数是黎族,“鹿回头”便是取材于黎族一个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
本套邮票的设计者将海南省图形做成一方刻有邮票名称“海南建省”字样的随形印章,附于每枚邮票的右上角,与这套邮票的主体图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篆刻艺术。
这套邮票发行于1988年4月20日,描述的是我国海南建省,该邮票共有四幅图画分别给人们展现出了当地的四处不同风景,整个邮票的画面设计制作非常独特同时写实的手法给人很好的展现出了当地风景的优美,让人感受到了海南建省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同时当地四面环海水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盐业事业发达,我国对于当地的进一步开发建设非常的重视,该地的风景优美每年还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同时这套邮票的发行也不仅给人们展现出了当地优秀的人文景观,也很好地促进了国家对于海南建省各方面事业的开发建设。
2-1为“茅盾头像”。 这套邮票发行于1986年7月4日,纪念了茅盾同志诞生90周年,该邮票共有两幅图画分别为矛盾头像特写以及矛盾的工作像,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物描写的非常生动形象,同时第二幅图中的背景图为矛盾的《子夜》手迹很好的突出了邮票的主题。
8分, 己巳年, 12602.05万枚。尽管这枚邮票的发行数量十分巨大,但是到目前为止,流通在市场上的这种邮票还是寥寥可数。
上海市月季花协会于1981年把她定名为“浦江朝霞”。在设计方面,这枚邮票更是品质上乘,它出自于中国着名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之手,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中国六种月季,图中的花朵一朵开的娇嫩,让人看后情不自禁的就想把它收入了囊中。
P11.5×11,大小为30mm×40mm,整组邮票十分特殊,因为,它的第一二枚邮票是相连的邮票,三四枚邮票也为相连邮票。这组邮票出自于北京邮票厂,质量方面得到了保障,十分值得每位邮票收藏家收藏。
这套邮票发行于1987年4月23日,纪念廖仲恺诞生110周年,该邮票共有两幅图画分别为廖仲恺像以及廖仲恺何与何香凝,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物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并且具有当时的年代感让人感受到了丰富历史艺术文化内涵。
1978.12.11,影写版,P11。 图3-1:60*27mm,35(5*7)。表明解放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工业在突飞猛进地发展。这套邮票以生活的画面向我们展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工农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J79 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
中国地质学会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专业学会,为中国及世界的地质科学做出了贡献。“石中土”表示坚硬岩石由于长期风化、侵蚀而成粉质土。这枚邮票的发行不仅纪念了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一周年,同时也记录了我国地质学会自建立以后的一路发展。
J36 纪念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
1979.3.14,影写版,P11.5*11, 30*40mm,50。 本套邮票共1枚。 第一个创立了相对论理论的爱因斯坦是世界着名的物理学家,1879年生于德国,1905年在苏黎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而后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1921年获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