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1为“摒绝仕途,矢志远游”。徐霞客身着红袍,夹着竹杖,身背斗笠,腰系葫芦,立于寒风秋叶之中,一副行将远游的模样,表现出他飘然一身,不求功名富贵,立志远游山河的胸襟。展现的是徐霞客登顶观望、怡然自乐的情景。
1987.2.20。影写版。P11.5。 31mm*57.75mm。 30(10*3)。[G]。
高云。北京邮票厂。
3-1为“摒绝仕途,矢志远游”。徐霞客身着红袍,夹着竹杖,身背斗笠,腰系葫芦,立于寒风秋叶之中,一副行将远游的模样,表现出他飘然一身,不求功名富贵,立志远游山河的胸襟。画面的章法聚散有致, 刷色浓郁苍劲,象是一个特写镜头。
3-2为“岩栖穴处,排日记程”。表现的是徐霞客在溶洞中借助松明火把挥笔撰写游记的情景。在邮票上描绘岩洞内的情景,还不多见。要处理得既不阴暗,又能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尤其不易。设计者采取从洞里向洞外看的角度,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尤其钟乳石柱,把人物“一分为二”,这大胆的一笔带来了非同一般的艺术效果。
3-3为“登必至极,穷途不忧”。展现的是徐霞客登顶观望、怡然自乐的情景。画面以奇峰怪石置于上、徐霞客居于下,并用浮云虚去脚下山峰的轮廓,造成了 大自然的深远、辽阔的意境,又表现了徐霞客超凡脱俗, 飘然若仙的风采。
这套邮票分开来看各具特色,而在大构图上,用两道竖线框住了画面的左右,并把文字置于图上,使之成为全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画中传统的立 轴画格局。在创作手法上,画家运用中国画中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用笔细腻,色彩明丽,使邮票显得古朴典雅,庄重大方。
这套邮票发行于1987年2月20日,纪念了明代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诞生400周年,该邮票共有三幅图画分别以3个不同的主题特色展现出了徐霞客的精神面貌,从图中可以看出画面颇具中国古典特色同时运用了中国画中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很好地给人们展现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文化内涵。徐霞客是中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在早年的时候博览群书并且亲自探索大自然的奥妙,对于我国当时地貌和水文方面的描述非常详细,同时也将我国当时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特征也记载到了他的游记中,他所做出来的一系列贡献对于我国地理文学方面的事业发展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为了记录下如此美景,中国发行了T56 苏州园林——留园邮票。这枚邮票发行于1980年10月25日,是中国影写版邮票的一员,齿孔数为P11.5,大小为62mm×26mm,整体形状类似一幅水墨画。
整版邮票左侧有一枚附票,规格:20mm*30mm。图案再现了遵义会议会场。这枚邮票图案喻示了遵义会议的重要性。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共党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79.8.25,影写版,P11*11.5。 小型张规格:140*78mm。 邮票图案为“万里长城·山海关”。在用色上,长城色浅灰,显出其年代久远,山海关庄重、雄伟,画面显示出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的雄姿。里乔内国际邮票博览会的组织委员会同中国保持着十分友好的关系。
孰不知,中国制作风筝的技术也是源远流长,令人瞠目结舌。为了纪念中国风筝事业的发展,中国发行了T50 风筝邮票,这枚邮票发行于1980年5月10日,发行时间比较的早,历史感十足。整组邮票是中国影写版邮票的一员,做工十分精致,值得收藏。
8分,储蓄邮政,3186.45万枚。这枚邮票由中国邮票设计大师邵立辰设计,邮票整体呈现一种深绿色,给人一种安全放心的感觉,邮票正中心是一个“储”字,选用了红色,十分的显眼。
[Ph]王钟虎、张建新、陈旭、张桐生。这组邮票介绍了4个取得重大贡献的机构。这组邮票的摄影分别出自于王钟虎、张建新、陈旭、张桐生4为摄影师之手,视角选取典型,是纪念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