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地质学会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专业学会,为中国及世界的地质科学做出了贡献。“石中土”表示坚硬岩石由于长期风化、侵蚀而成粉质土。这枚邮票的发行不仅纪念了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一周年,同时也记录了我国地质学会自建立以后的一路发展。
1982.8.25。影写版。P11.5*11。30mm*40mm。50(10*5)。[G]。
许彦博。北京邮票厂。
???????中国地质学会于1922年1月27日创建于北京,发起人为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24位着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学会刚成立时,共有77名会员,其中外籍会员有28人。至1982年,中国地质学会及其分会共有会员四万余人。中国地质学会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专业学会,为中国及世界的地质科学做出了贡献。
本套邮票共1枚,为“学会会徽”。邮票图案的主体是中国地质学会会徽图案,下面为地质工作者野外考察时使用的工具——地质锤,画面背景呈黑色,显得庄重、严肃
中国地质学会会徽出自章鸿钊等地质学家之手,虽仅用了土、石、山、水、中五个篆字构成图案,但寓意甚丰。“中”代表中国。“土、石”为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山、水”代表地质学的动力作用,因为海侵、海退及其他水力现象,在地质学上称为外动力作用。火山喷发、地震、地球的某些升降运动则称为内力作用。“土、石、山、水”还简明地表明了中国地质史上的四大时期。“石”代表最古老的地层;“水”代表古生代的海相堆积;“山”代表中生代的造山运动;“土”表示新生代。图案还反映了中国地貌、地理特征。中国东部为海洋,湖泊众多,故图案右侧为“水”;西部多山,故图案左侧为“山”;南部为丘陵地带,故图案下侧为“石”;北部为黄土高原或平原,故图案上部为“土”。图案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由左至右,由右至左,又分别可读得“土中石”、“石中土”、“山中水”、“水中山”等句,均代表地质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土中石”表示沉积长久的土成为岩石。“石中土”表示坚硬岩石由于长期风化、侵蚀而成粉质土。“山中水”表示陆地高山因内力作用可以成为海岸,而“水中山”则是相反的过程。
这枚邮票发行于1982年8月25日,今年的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该邮票的主图案为中国地质学会会徽,整个画面的背景颜色暗沉显得非常庄重严肃,同时让人感受到了地质学文化的丰富内涵。我国的地质学会在北京创建,发起人为24位着名的地质学家,在地质学会成立之后对我国地质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我国的地质学会也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专业学会,为世界的地质科学也作出了重要的影响。这枚邮票的发行不仅纪念了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一周年,同时也记录了我国地质学会自建立以后的一路发展。
1978.2.26,影写版,P11.5*11,30*40mm,50。 3-1为“高举毛主席的旗帜”。主图是一面印有毛泽东头像的红旗,旗下为人民大会堂的正门。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78年2月26日至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
1980.2.13,影写版,P11.5*11, 30*40mm, 50。 4-1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徽”。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教育家顾拜旦的倡议下于1896年首次在希腊首都举行。 1980年2月,在美国普拉德湖举行了第13届冬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派队参加。
2-1为“瞿秋白”。(“江南第一燕”,原是瞿秋白婚后寄给爱妻王剑虹诗中的意象。 这套邮票发行于1988年,纪念了瞿秋白同志诞生90周年,从该邮票中可以看出人物描写的生动形象,他清秀的脸庞以及坚定眼神很好的给人展现出了一代革命工作者的风范。
8分 “咕咚”! 此票是我国第一次发行的带有副票的联票,也是中国第一套小本票,小本票内有两套,每套四枚,横五连。这枚邮票发行于1980年6月1日,十分特殊的是,它是中国第一次发行的带有副票的联票,纪念意义十足,升值潜力巨大。
8分 ,弓箭, 744.65万枚。这组邮票由中国着名邮票设计大师周京新精心设计,红色的边框,将图画显得更加的完美有古典风味,十分值得每个邮票收藏家收藏。
1983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中国邮电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等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华全国集邮展览。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集邮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