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0.4.13,影写版,有背胶。此后不久,鉴真逝世,享年76岁。所以后世对于鉴真和尚的坚韧意志以及留下来的奉献精神一直都代代传诵,并且成为了中日文化史上的佳话。
1980.4.13,影写版,有背胶。孙传哲。北京邮票厂。
3-1、3-3: P11*11.5, 40*30mm,50(5*10)。
3-2: P11.5*11, 30*40mm,50(10*5)。
3-1为“扬州鉴真纪念堂”,以写实的手法绘录下这座纪念堂的外廊和前面的草坪,表明中国人民仍怀念这位伟大的文化使者。
3-2为“鉴真大师像”。
3-3为“鉴真东渡船”,重现了鉴真东渡日本的艰难情景。当时中国航海技术还不发达,东渡日本并非易事。据记载,唐天宝元年(724年),应日僧荣睿和普照的邀请,鉴真开始东渡日本,十一年里他曾五次受挫折,由于长期奔波,积劳成疾,双目失明,但他仍不动摇。鉴真和尚的坚韧意志和献身精神,成为中日文化史上的佳话。
鉴真(688—763),本姓淳于,扬州江阴(今江苏扬州市)人。中国唐代高僧。自幼出家,14岁住扬州大明寺,后到长安、洛阳游学深造。他宣扬“戒律”,精通“三学三乘”,对佛经有很深造诣。他26岁开始讲授戒律,46岁即获“授戒大师”称号。唐朝时,中国与日本文化贸易交流十分频繁,日本派出一批遣唐使到唐朝的京都——长安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唐朝也有一些仁人志士东渡日本,传授中国文化和文明,鉴真和尚就是其中最着名的一位,他对中日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公元763年春,鉴真的日本弟子们为他雕塑了一尊与真人同样大小的乾漆坐像。此后不久,鉴真逝世,享年76岁。
1980年,日本佛教界友好人士将供奉于奈良市唐招寺的鉴真大师像运回中国巡展。为了庆祝这一友好行动,中国邮电部于1980年4月13日发行了这套《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邮票。
这套邮票发行于1980年4月13日,展现出来的是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该邮票共有三幅图画分别为扬州鉴真纪念堂以及鉴真大师像和鉴真东渡船,从图中可以看出扬州鉴真纪念堂的建筑颇具中国古典特色给人一种非常大气蓬勃的感受,同时鉴真东渡船也重现了鉴真东渡日本的艰难场景,虽然在当时我国的航海技术还不够发达,所以东渡日本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虽然鉴真大师东渡日本的时候遭受到了一系列的挫折,同时由于长期的劳累奔波造成双目失明,但是他坚强的意志仍没有动摇他东渡的决心。所以后世对于鉴真和尚的坚韧意志以及留下来的奉献精神一直都代代传诵,并且成为了中日文化史上的佳话。
本套邮票共5枚。整组邮票由北京邮票厂印刷,质量方面有保证值得各位邮票收藏家收藏。
小型张规格:136mm*80mm。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82年8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8月29日闭幕。会议期间,通过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章程,发表了致台湾集邮界同仁书。在8月29日下午又举行了常务理事会。
紫貂分布于中国东北、新疆北部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紫貂以其皮闻名于世,貂皮品质极佳,毛绒丰厚,长短适中,细致柔滑,有绸缎般的光泽。紫貂在我国被列为一类保护动物,禁止猎取。在紫貂分布区内建有自然保护区。
1979.8.25,影写版,P11*11.5。 小型张规格:140*78mm。 邮票图案为“万里长城·山海关”。在用色上,长城色浅灰,显出其年代久远,山海关庄重、雄伟,画面显示出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的雄姿。里乔内国际邮票博览会的组织委员会同中国保持着十分友好的关系。
1981年11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1983年为世界通信年。图案是两位飞天女神绕地球飞翔,一位手持信件,一位手托卫星,象征着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背景的光环表示电波,象征着安全、畅通的通信事业。
2-2为“周恩来纪念邹韬奋题词的手迹”。1936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日战争开始后获释。1944年7月24日病逝。他对于我国当时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还作有着名的刊物对于当时社会发展具有着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