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陆续发现小型重和通宝,类似于私铸币。其珍罕主要表现在“重和”时间最短,铸钱较少上。北宋166年,历九帝,35个年号,铸年号钱30种,类别版面无法统计。 重和通宝价格 重和通宝篆书小平光背13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 400元
重和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北宋徽宗赵佶重和元年(AD1118)铸造,铸行时间不满3个月。 面文“重和通宝”对读,有篆、隶两种书体,钱文篆书者少于隶书。重和通宝铸造精美,仅见一种版式,因铸造期限极短,加之南北宋交替时期,战乱频繁,故此钱量少难觅,是北宋钱的名誉品之一。近年来陆续发现小型重和通宝,类似于私铸币。此币的特点是尺寸较小,钱体轻薄,文字软弱,铜质较差,和北宋时期安南所仿铸北宋其他年号钱极为相似,应为安南所铸或民间私铸,较为少见。
就钱文而言,也有其独特的地方。首先,无论篆书还是隶书,都保其方正风格。且隶书于平直之中见圆润,篆书于圆润之中显平直。隶书隶“贝”开足,篆书圆“贝”开足,二部首把“八”两笔写成这种形式,突出地表明了方正和稳健。其次,笔画流利多姿,韵致生动;笔力拙朴浑厚,雄豪磅礴,比起“崇宁通宝”等“瘦金体”,更加显得俊逸潇洒。“重和通宝”为北宋第八帝徽宗“重和”年间所铸。其珍罕主要表现在“重和”时间最短,铸钱较少上。北宋166年,历九帝,35个年号,铸年号钱30种,类别版面无法统计。
“重和通宝”钱在形制上独有特色;面上布置,除文字大小一致,上下左右互相对称外,连空白也成斜线对称。结构宽博,构思缜密;钱文笔画匀称,与轮廓浑然一体,规整精致。足见铸工精良,匠心独运。
重和通宝价格
重和通宝篆书小平光背13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 400元
换言之,其乃重和通宝隶书小平钱所遗存下来的另一个版式。鉴于其直径较之通常品略大,因而,其极有可能是一枚试铸品。如此成立,则试铸必至量薄,故而遗存罕少便在情理之中了。故,长久以来,有人固守旧谱之所谓孤品仅见,遗存仅几之说,不过因此而生矣。
由于年号的使用时间很短,故重和通宝钱总铸量少,传世稀薄,在宋钱中属于比较难得的品种之一。谱载重和通宝,乃小平光背,钱文隶、篆二书成对钱。 今续赏北宋钱,特择帐中一品重和通宝隶书小平上博一展。
就钱文而言,也有其独特的地方。 眼看“政和”不和,徽宗于1118年11月改“政和”为“重和”。由此可见,“重和”时间虽短,却为北宋王朝的灭亡埋下了“内患”的种子,为北宋的灭亡写上了凝重的一笔。
篆少于隶,皆精美可爱。其间所铸之重和通宝,小平,光背,钱文为隶书,篆书对照,字文俊美,厚肉深郭,深受历代钱币收藏者的珍爱。结构宽博,构思缜密;钱文笔画匀称,与轮廓浑然一体,规整精致。 重和通宝篆书小平光背13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 400元
目前而言,已见博友展示重和折五篆书一二品。今上博展示之银质重和通宝折三对钱,可为实证一例。 其折三型钱,目前本人尚未见铜质之品。 重和通宝图片及价格 重和通宝篆书小平光背13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 400元
目前而言,已见博友展示重和折五篆书一二品。钱文书法,其字体与风格,与小平钱一致。而这并不能因此说明其当初未曾试铸小平形制以上之钱,因为重和年号使用时间过短,其铸钱量小平皆少,何况大型。正所谓正式开铸小平钱,同时试铸大钱,此乃常态也。
重和通宝图片及介绍 重和通宝相关历史记载
近年来陆续发现小型重和通宝,类似于私铸币。其珍罕主要表现在“重和”时间最短,铸钱较少上。北宋166年,历九帝,35个年号,铸年号钱30种,类别版面无法统计。眼看“政和”不和,徽宗于1118年11月改“政和”为“重和”。
如何鉴别重和通宝真假 重和通宝钱币有什么特点特征
而且刀币在铸造时其浇口在刀环上,布币的浇口在首端,出范后基本不作修整,保持自然状态,而造假者往往为了品相美观,将刀币、布币边缘磨光滑,实际上是画蛇添足,露出了破绽。
重和通宝真假辨别技巧 重和通宝铸造背景
北宋166年,历九帝,35个年号,铸年号钱30种,类别版面无法统计。由此可见,“重和”时间虽短,却为北宋王朝的灭亡埋下了“内患”的种子,为北宋的灭亡写上了凝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