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泰和通宝: 金章宗泰和四年始铸,钱文楷书,含瘦金体风韵,制作精美,直读光背。
泰和通宝: 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年)始铸,钱文楷书,含瘦金体风韵,制作精美,直读光背。小平径2.5--2.6厘米,重3.8克;折二径2.8-2.9厘米,折三径3.0-3.3厘米‘;早期折拾型钱直径4.6厘米,重38克,真实等于10枚小平钱的重量,后期折拾钱径4.4厘米,重15克,减重厉害,实为虚值大钱。当拾型大钱钱文有粗字版与细字版之别。泰和通宝钱不分何种均不多见,然早期厚重型折拾大钱为最罕见者。
泰和通宝史志不载,传世有小平、折二、折三、当十等,均极希罕。面文“泰和通宝”四字楷书,直读,瘦金体味甚浓,章法华美,制作精良,光背无文。元人曾仿制大小“泰和通宝”充作筹码,存世亦伙,故今泉家对通宝钱之真伪尚存疑义。另铸有“泰和重宝”钱。
“泰和”寓意祥和、吉利,人们用来寄托良好的祝愿。近日利澳国际有幸征得一枚泰和通宝,让我们来看看这枚寓意吉祥的铜币吧!
长期以来,泰和通宝和重宝钱皆倍受泉家钟爱,其道理自在其中也。谱载泰和通宝折五钱,珍贵度虽然较之折十钱低一级,然,其仍属金代珍泉之一。 泰和通宝楷书折五钱,细缘,直径约34.5毫米,折五形制无疑。章宗官炉之作,无需置疑。
泰和通宝,若为单面文,也是属珍稀,然,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为合背钱。检索可知,泰和通宝楷书折五合背钱,相当罕见,以愚之眼界所及,至今尚未得见它品公展矣。金章宗把钱币与艺术融为一体,达到了新的境界,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水平的体现。
今日再将帐中所藏一品罕见独特的泰和通宝楷书折十钱择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公展鉴赏。由于其乃“错版”反阴铸,乃铸制时之偶得,故其十分罕见。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同时钱文经精工铸就,分毫毕肖,锋颖逼人。同时铸量稀少,均比泰和重宝珍贵,折十钱更是极为罕见。
我们知道,泰和通宝楷书折十铜钱,一向谓之金代铸币之珍品。而钱文书意观之,则可见其乃泰和通宝楷书之典型书意,书写章法得道,颇具劲感,隽美俊朗。 显而易见,观品识相,可以确认此枚泰和通宝楷书折十铅钱,乃真实可靠。